地名:通會橋社區 | 隸屬:西城街道 |
區劃代碼:421003001001 | 代碼前6位:42100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據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1793年)《江陵縣志·建置津梁》記載:在府治西眾水之會下有鐵窗大渠吐納隍潦。意思是說,在乾隆年間通會橋路有一條河,稱便河,并在其上架一座小橋,名為便會橋。隨著時代變遷,流沙淤積以及人為填河行為,形成現今的通會橋路,該居委會以此古地名而命名。
基本介紹:
通會橋社區是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西城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210030010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1003。郵政編碼為43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6 ,車牌號碼為鄂D。通會橋社區與民主街社區、文廟社區、三義街社區、郢都路社區、安瀾門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97年5月成立通會橋居委會,屬西城街道辦事處管轄。
2000年,將通會橋居民委員會更名為通會橋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通會橋社區附近有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游區、荊州園博園、楚王車馬陣景區、九老仙都景區、荊州博物館、荊州關帝廟等旅游景點,有荊州魚糕、北湖鳙、南湖蘿卜、海子湖青魚、荊州大白刁、八嶺山朱橘等特產,有楚式漆器技藝、鉛錫刻鏤技藝、馬山民歌、荊州魚糕制作工藝、漢灘小曲、荊州關羽傳說等民俗文化。
區劃: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西城街道·通會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