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河壩社區 | 隸屬:大河鎮 |
區劃代碼:422827102001 | 代碼前6位:42282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老峽河上游發源于白巖山和天山坪山下的兩條支流在此交匯,使河床越沖越寬,兩邊形成泥沙壩,因而得名為大河壩。
基本介紹:
大河壩社區位于來鳳縣西部,西接重慶市酉陽縣,北通恩施州咸豐縣,討橙公路穿境而過,是湖北省的西大門,國土面積2.8平方公里,鎮區內地勢平坦,屬典型的盆地地形。大河壩社區劃成立于2005年9月,轄4個居民小組,1241戶,4216人。其中集鎮有常住人口、流動人口達1.5萬余人。1999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列入全州30個重點建設集鎮之一;2002年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百鎮千村”之列。
大河壩社區居委會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居民經濟收入主要以商業、餐飲業服務業為主,其中餐飲業總數為43戶,個體工商戶423戶,人均收入達2600元。大河衛生院改進與完善醫療設備,結合醫療技術雄厚的優勢,年收入
歷史沿革:
土司時期屬大旺安撫司;清代屬聚倫鄉信茂里;民國時期先后信茂鄉、大河鄉;解放后屬來鳳縣第七區;1958年屬大河公社官城管理區;1975年屬大河公社東風管理區;1984年屬大河區政府;1996年屬大河鎮,2003年黑家壩村、官城村和碧泥湖村合并為大河壩社區至今。
周邊相關:
大河壩社區附近有仙佛寺、楊梅古寨景區、卯洞、龍嘴峽、徐家寨、鐵匠溝等旅游景點,有金絲桐油、來鳳鳳頭姜、來鳳藤茶、來鳳桐油、來鳳大頭菜、來鳳楊梅等特產,有土家擺手舞、油茶湯制作技藝、來鳳漆筷制作技藝、來鳳打安慶、草把龍、恩施“牛王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