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橋村 | 隸屬:三胡鄉 |
區劃代碼:422827202200 | 代碼前6位:42282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2001年村級區劃調整,荊竹村、橋亭子村合并,因“荊”與“金”諧音而命名為金橋村。
基本介紹:
金橋村距三胡鄉集鎮6千米,東鄰宣恩縣,西與胡家溝社區接壤,南鄰三堡村,北連宣恩縣。全村下轄19個村民小組,520戶,2021人,其中黨員42人,其中婦女黨員3人,35歲以下的黨員4人,黨員平均年齡48歲。村定補干部3人。
該村村支兩委團結進取,積極探索本村的經濟發展,近年來發展了生豬養殖、煙葉種植、石材加工,并鼓勵閑散勞動力外出務工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人均純收入2497元。2009年、2010年被鄉評為先進黨支部。
金橋村與討火車村、陽河村、金龍村、石橋村、獅子村、黃柏村、胡家溝社區、三堡村、苗寨村、安子堡村、猴栗堡村、紅魚泉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金橋村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村。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散毛土司管轄。
清乾隆元年(1736),來鳳建縣后屬體乾鄉貞肅里。
民國時期,先后屬一區、貞肅鄉、三胡鄉。
1950年,改保甲制為村、組,成立三胡區。
1952年,區村行政區劃調整,村易名為鄉,三胡區轄22鄉,金橋屬馬柳鄉、胡家鄉管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屬于民運大隊、荊竹大隊。
1961年,恢復區制,屬民運大隊、荊竹大隊。
1975年,撤區并社時屬于橋亭子大隊、荊竹大隊。
1984年6月
周邊相關:
金橋村附近有仙佛寺、楊梅古寨景區、卯洞、龍嘴峽、徐家寨、鐵匠溝等旅游景點,有金絲桐油、來鳳鳳頭姜、來鳳藤茶、來鳳桐油、來鳳大頭菜、來鳳楊梅等特產,有土家擺手舞、油茶湯制作技藝、來鳳漆筷制作技藝、來鳳打安慶、草把龍、恩施“牛王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