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旗鼓寨村 | 隸屬:翔鳳鎮 |
區劃代碼:422827100241 | 代碼前6位:42282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此地上有七個鼓行山堡,俯瞰山下平壩,土司時建有寨堡,名“七鼓寨”。后嘉慶元年(1796)2月,白蓮教大教首譚貴召集教首向文進、胡正中、楊子熬、楊禹久、譚安象等人在旗鼓寨家中,歃血為盟,誓死反清,后清軍派湖廣總督福寧、四川總督孫士毅等率數省清兵和地方民團圍剿,白蓮教徒在此地舉旗擊鼓抗擊清兵,因“七”與“旗”在地方方言中讀音相同,后叫“旗鼓寨”延用至今。相乾隆皇帝曾夢見一個地方有旗鼓刀兵,經查,為散毛故地旗鼓寨。清嘉慶皇帝迭頒御旨,指揮對旗鼓寨的圍剿。在清軍瘋狂進攻下,起義軍拼死抵抗,先后擊斃把總、巡檢、游擊等將官上百名,成為川楚白蓮教起義主戰場。后因彈盡糧絕,加之內部分裂,叛徒出賣,在堅持八個多月后,旗鼓寨被攻破,義軍將士被殺上萬人,給農民革命斗爭史上留下了壯麗的一頁。
基本介紹:
旗鼓寨村情概況
旗鼓寨村位于來鳳縣翔鳳鎮南酉水河,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于2012年,共投資27萬元,建筑面積110平方米,距鄉(鎮)政府6公里,在州級黨建示范帶上。轄區部面積4.2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小組,576戶,總人口2686人,勞動力915人。
現任黨組織書記1人,副書記1人,村“兩委”班子成員5,黨員46人(其中男黨員35人,女黨員7人,預備黨員1人,流動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2人,后備干部3人,實用人才8人,在外能人2人。
旗鼓寨村產業資源主要有苗木基地、佳佳生物有限公司,建有特色蔬菜等產業基地,成立有裕達苗木經濟組織,有18個產業示范戶,有16個”雙帶”能
歷史沿革:
元明時期屬散毛宣撫司,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土歸流后建來鳳縣時屬體乾鄉亨康里,民國時期(1933年)屬二區,1946年屬茅壩鄉,1952年10月起設旗鼓鄉,屬第三區(原茅壩區)管轄,1957年劃屬城關區。
1958年人們公社化時期屬活水大隊;1984年6月改名為旗鼓寨村民委員會屬于接龍橋區活水鄉管轄,1993年12月,接龍橋區并入為翔鳳鎮,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旗鼓寨村附近有仙佛寺、楊梅古寨景區、卯洞、龍嘴峽、徐家寨、鐵匠溝等旅游景點,有金絲桐油、來鳳鳳頭姜、來鳳藤茶、來鳳桐油、來鳳大頭菜、來鳳楊梅等特產,有土家擺手舞、油茶湯制作技藝、來鳳漆筷制作技藝、來鳳打安慶、草把龍、恩施“牛王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