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溝村 | 隸屬:李樓鎮 |
區劃代碼:420682106219 | 代碼前6位:42068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清嘉慶年間,張氏家族因逃避災荒流落此處,定居于此。后形成村落,因居住人員多于此邊的小張溝,故得名大張溝。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張溝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基本介紹:
張溝村位于老河口市李樓鎮東南方向,村辦公活動場所面積360平方米。曾先后獲得市、區農村綜合先進村、十強村、區體育特色村、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先進單位、村莊整治長效管理優勝單位。
由于歷史原因,張溝村面臨村級負債重、水利基礎設施差、農村電力低改不到位、村組級公路沒有修建、沒有村部開展組織活動和辦公等現實難題,村民反響強烈。2010年,鎮黨委、政府本著調優村級班子、服務許溝群眾的出發點,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對張溝村村支兩委班子進行了調整。新班子搭建后,村支兩委積極走訪群眾,了解民意,掌握群眾需求,扎實開展工作,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認可,當前,全村民風
信息來源:省委組織部
歷史沿革:
清朝,屬谷城縣張集區張集鄉。
民國三十年(1941),名在張溝村,屬張集區晉公鄉。
1949年,名大張溝村,屬老河口市張集區鄧家營鄉。
1958年,名鄂光大隊,屬張集紅旗人民公社。
1975年,名稱不變,屬白蓮公社轄。
1981年,名大張溝大隊,歸屬不變。
1984年,名大張溝村村民委員會,屬老河口市李樓街道辦事處。
2009年,名稱不變,屬老河口市李樓鎮至今。
周邊相關:
張溝村附近有李宗仁長官司令部舊址(老河口市博物館)、清泉溝、袁書堂教育基地、百花山森林公園、老河口西排子湖國家濕地公園、霸王墳墓群等旅游景點,有老河口大仙桃、老河口銀魚、丹河稠酒、老河口漢水梨、漢江石、老河口砂梨等特產,有老河口木版年畫、老河口絲弦、老河口贊陽鑼鼓、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