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楠木村 | 隸屬:毛壩鎮 |
區劃代碼:422802106224 | 代碼前6位:4228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樹木命名。因為楠木樹多故名。“楠木”指植物名,指一種常綠喬木,其味芳香而木質細密,能防腐,是建筑和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故楠木屬樹中珍品”。
基本介紹:
楠木村位于恩施州利川市毛壩鎮東北部。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311戶,1305人,黨員15人。國土面積13208畝,耕地面1583.76畝,茶葉種植面積1550畝,林地面積11018.85畝,村組公路總里程34.5公里,距毛壩鎮政府12公里。全村各種機動車輛109輛,其中:摩托車85輛、農用車3輛、面包車6輛、小轎車15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廣,茶葉是楠木村的主要經濟來源。由于道路交通條件差,農副產品運輸及村民出行困難。
村內的“利川奇景家庭農場”是恩施州首家家庭農場,農場共流轉土地3200畝,其中林地2000畝,耕地1200畝。現有珙桐、南方紅豆
歷史沿革:
古為巴國地,秦漢屬南郡蠻地;后周屬亭州資田郡鹽水縣地;唐屬清化郡清江縣地,北宋崇寧中隸屬施州;南宋慶元三年(1197)置鎮邊萬戶總管府;元朝1279至1368屬清江縣施南宣撫司;明1368年至1644年屬施州衛施南宣撫司舊治;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并入恩施縣之都亭里;民國初仍襲舊制;1949年11月利川解放屬團堡區;1950年5月改稱毛壩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毛壩公社勝利管理區楠木
周邊相關:
楠木村附近有騰龍洞、玉龍洞、大水井景區、龍船水鄉、佛寶山景區、利川麗森休閑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紅茶、利川山藥、利川黃連、利川大黃、利川紅等特產,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楊豆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壩漆制作技藝、利川燈歌、利川小曲、肉連響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