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壩社區 | 隸屬:毛壩鎮 |
區劃代碼:422802106001 | 代碼前6位:4228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沙壩最早為溝谷草澤地,后來開辟成田壩,土質系砂地,因“砂”與“沙”同義,故名為“沙壩”。
榮譽排行:
2018年1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授予沙壩社區2017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稱號。
基本介紹:
沙壩村地處毛壩集鎮,是毛壩鎮的政治、文化、商業中心,距利川市城區48公里,248省道及唐崖河貫通全村,地勢屬山區小盆地,四面高山環抱,平均海拔670米,四季分明,林木蔥蘢,自然風景優美。全村國土面積2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347戶,1474人,全村黨員69人,其中有企業退休、下崗掛靠黨員27人,女黨員17人,預備黨員1人,積極分子1人,考察對象2人。
近年來,沙壩村緊緊依托集鎮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涌現出了一大批懂經營、會管理的能人,將沙壩村由單一的依靠農業產業增收轉變為各項產業同步發展的新局面,實現了由村民向居民的轉變。
村黨支部在注重班子自身建
歷史沿革:
古為巴國地,秦漢屬南郡蠻地;后周屬亭州資田郡鹽水縣地;唐屬清化郡清江縣地,北宋崇寧中隸屬施州;南宋慶元三年(1197)置鎮邊萬戶總管府;元朝屬施南宣撫司;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為利川縣講讓里南七堡;民國初仍襲舊制;1949年11月利川解放屬團堡區;1950年5月改稱毛壩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毛壩公社毛興管理區沙壩大隊光輝農場;1961年恢復區為毛壩區毛興公社沙壩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毛壩公社
周邊相關:
沙壩社區附近有騰龍洞、玉龍洞、大水井景區、龍船水鄉、佛寶山景區、利川麗森休閑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紅茶、利川山藥、利川黃連、利川大黃、利川紅等特產,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楊豆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壩漆制作技藝、利川燈歌、利川小曲、肉連響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