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柴家灣村 | 隸屬:團堡鎮 |
區劃代碼:422802105204 | 代碼前6位:4228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早年一柴姓家族因逃災避難到此落戶。因該地地處山灣,柴姓族人曾久居于此,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柴家灣村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村。
基本介紹:
柴家灣位于利川市團堡鎮東南12公里處,海拔1200至1300米,全年降水量1400毫米,年平均氣溫11.5℃,東連本鎮齊心坪村,南抵元堡鄉牛角村,西與白果壩村毗鄰,北與馬鳴壩村接壤。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4公里。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363.6公頃,耕地面積106.13公頃,其它占地2.76公頃,居民住宅地18.37公頃,交通用地5.38公頃。轄11個村民小組,276戶,總人口1028人,其中男性572人,女性456人,漢族占80%,少數民族占20%。農民主要收入來源為種養殖業、外出務工,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895元。
柴家灣村與團堡山村、官田壩村、賀家坪村、獅子村、長槽村、玉龍村、陽和村、四方洞村、新田壩村、齊心坪村、大壩村、沙地溝村、金龜村、安樂坪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屬施州衛都亭里;1735年,清雍正13年改土歸流屬施南府利川縣都亭里(屬十三保);1925年,屬利川縣三區(東七保和東八保各半);1949年11月,屬利川縣團堡鄉;1950年,屬利川縣第二區;1952年,屬利川縣團堡區;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屬利川縣團堡公社長岳管理區,設柴家灣為柴家灣大隊;1961年恢復區建制,屬利川縣團堡區長岳公社;1975年撤區并社,屬利川縣團堡公
周邊相關:
柴家灣村附近有騰龍洞、玉龍洞、大水井景區、龍船水鄉、佛寶山景區、利川麗森休閑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紅茶、利川山藥、利川黃連、利川大黃、利川紅等特產,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楊豆干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壩漆制作技藝、利川燈歌、利川小曲、肉連響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