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資河鎮 | 隸屬:羅田縣 |
區劃代碼:421123103 | 代碼前6位:4211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J |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轄區面積:約2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僧塔寺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2014年建成至今。…[詳細] |
大地坳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2014年成立至今。…[詳細] |
天堂寨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天堂寨社區位于天堂寨風景區內,是景區的中心區。…[詳細] |
七娘山村 | ~200 | 村莊 | 據清康熙四年(1665)《羅田縣志》記載:“相傳有七仙女于此升天”,故而得名。…[詳細] |
馬岔河村 | ~201 | 村莊 | 馬岔河村位于九資河鎮南麓,東與英山接壤,西與黃石河連界,南與七娘山比鄰,北與天堂寨風景區相連。馬岔河村距九資河鎮15公里,總面積7.2平方公里,其中山…[詳細] |
徐鳳沖村 | ~205 | 村莊 | 元至正十一年(1351),徐壽輝建國稱皇,國號天完。此地為天完皇后楊普惠故里,古人尊稱皇后為鳳,故而得名。…[詳細] |
河西畈村 | ~209 | 村莊 | 河西畈村位于天堂寨腳下,天堂湖上游,九資河鎮南面,水中紅葉景點所在村,也是“十二五”規劃重點貧困村之一。距鎮區3公里,版土面積7平方公里,所轄13個村…[詳細] |
圣人堂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綿綿大別山,主峰天堂寨。羅田縣九資河鎮圣人堂村,地處大別山主峰天堂寨腳下。
驅車沿著盤山公路來到這里,在村門樓上,見有一幅楹聯:綿綿百里青山去,…[詳細] |
張家咀村 | ~211 | 村莊 | 明、清時屬多云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九天壁聯保;1949年屬僧塔寺區張家咀鄉;1952年屬勝利縣第七區(濫泥畈)河西畈鄉;1955年屬羅…[詳細] |
九資河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據近代方志學家王葆心考證,此地春秋時屬楚鳩茲邑,九資為鳩茲之轉音,故而得名。…[詳細] |
麒麟畈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相傳古時一農夫耕田,其母牛于畈中產下一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怪物。農夫心里不悅,將其棄于野地,獨自回家吃飯。再次返回時,母牛剩下的怪物將犁鏵、鐵鋤等吃光…[詳細] |
汪家畈村 | ~216 | 村莊 | 因是汪姓人聚居地,聚居于河道邊大片平地上,故而得名。…[詳細] |
葫蘆石村 | ~217 | 村莊 | 明、清時屬多云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九天壁聯保;1949年屬僧塔寺區葫蘆石鄉;1952年屬勝利縣第七區(濫泥畈)羅家畈鄉;1955年屬羅…[詳細] |
羅家畈村 | ~220 | 村莊 | 羅家畈村地處九資河鎮西北三公里處,有十二個村民小組,1628人,396戶。版圖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積936畝,旱地地面積205畝,山林面積638…[詳細] |
官基坪村 | ~221 | 村莊 | 以古遺跡命名。因此地春秋時為鳩慈邑,楚克鳩慈后,與此地建婁縣。今居民點所在地為古代官府衙門屋基。后人在原地基處建房家居,故而得名。…[詳細] |
五條路村 | ~225 | 村莊 | 五條路村地處大別山南麓的九資河鎮西部,距羅田縣城50公里,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貫穿全境。東與天堂湖景區相連,與天堂寨景區遙相呼應,是天堂寨景區到薄刀峰景…[詳細] |
大地坳村 | ~226 | 村莊 | 因此居民點位于一處山中凹地,附近有“龍虎相斗”、“獅子搖鈴”、“駱駝卸寶”共三大風水之地。風水先生認為三處風水寶地緊密相連,集結于一處,實乃大地,故而…[詳細] |
鄭家坳村 | ~230 | 村莊 | 鄭家坳村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365戶,1396人,其中黨員36人,五保戶25戶,低保40人,村域總面積10.5平方公里(約15750畝),其中:林地…[詳細] |
木瓜園村 | ~233 | 村莊 | 明、清時屬多云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跨毛石聯保;1949年屬羅田縣僧塔寺區毛家河鄉;1952年屬勝利縣第七區(濫泥畈)毛家河鄉;1955…[詳細] |
太陽寨村 | ~240 | 鎮鄉結合區 | 地名源自劉鄧大軍1948年春“挺進大別山”時當地農民配合掩護造勢,編唱紅色歌曲相送時的著名歌詞“大別山開了光,全中國要解放”,加之原地有“太陽垴”“寨…[詳細] |
天堂河村 | ~241 | 鎮鄉結合區 | 七里河村地處吳頭楚尾咽喉要道,月亮寨鳥瞰獅子垴雄鋸,民風淳樸,特產豐富,空氣清新,青山綠水,是休閑養老、旅游觀光的勝地。近年來,村兩委在鎮黨委、鎮政府…[詳細] |
石柱山村 | ~242 | 鎮鄉結合區 | 原進村路口有一石柱直立而起,故取地名為石柱山,另有傳聞附近山上有一巨石,形如豬,稱為石豬山,后人取諧音為石柱山。…[詳細] |
天堂湖村 | ~243 | 鎮鄉結合區 | 天堂湖村,源于天堂湖(水庫),北距天堂寨4A景區8公里,東與英山接壤,西與天堂湖比鄰,南距羅田縣城50公里。…[詳細] |
青苔關村 | ~244 | 村莊 | 因此地位于羅田著名八大古關隘之一的青苔關處,故而得名。…[詳細] |
栗子關村 | ~245 | 村莊 | 由小寨林場生活區栗子關寨命名,東與天堂寨景區遙相輝應,南鄰天堂湖景區,西與薄刀峰景區主峰相連,北倚安徽省金寨縣吳店鄉接壤。…[詳細] |
小寨生活區 | ~501 | 村莊 | 小寨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省垴生活區 | ~502 | 村莊 | 三省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春秋戰國時期,此地為“楚鳩茲古邑”,“九資”與“鳩茲”諧音,因而得名。
余三勝(1802—1866),原名開龍,字起云,湖北省羅田縣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灣人。幼學漢戲,工老生,后改唱京劇。清嘉慶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軒”票房。道光初年入北京,隸“春臺班”,至道光中期,蜚聲梨園,是國粹“京劇”創始人之一。 余…… 余三勝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羅田縣九資河鎮,地處鄂皖兩省三縣(英山、羅田、金寨)交界處的大別山主峰天堂寨腳下,全鎮35個自然村、32500人,人均耕地0.8畝,是一個集“老區、山區、庫區”于一體的貧困鄉鎮。近年來,該鎮走旅游扶貧開發的路子,使昔日窮山僻壤變成了鄂東旅游經濟重鎮。去年,全鎮共接待游客10萬人次,實現旅游及相關產業收入2000多萬元。全鎮人均從旅游扶貧中獲得收入已超過7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3%,有65%的貧困戶靠旅游扶貧開始走上致富之路,旅游業已成為該鎮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大改善。為了加快旅游扶貧的步伐,各地把改善硬環境作為先導工程來抓,加強了當地生產生活條件的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九資河鎮被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湖北省美麗城鎮省級示范鄉鎮。
2023年6月,九資河鎮被納入2022年度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九資河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中藥材)。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九資河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九資河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6年1月,九資河鎮入選第三批美麗宜居小鎮示范名單。
2015年7月,九資河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4年7月,九資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九資河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羅田天堂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湖北省羅田縣,與安徽天堂寨(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交界。天堂寨所處的大別山,是中國南北
綿綿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圣人堂村,地處大別山主峰天堂寨腳下。在村門樓上,見有一幅楹聯:綿綿百里青山去,悠悠千載白云歸。放眼環望,山巒與藍天相接,果然一派白云繞青山的景致。
湖北天堂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九資河鎮境內,位于羅田縣東北部、大別山南麓,處于武漢、合肥、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之間,是長江與淮河的過渡區域,兼具南北氣候特征。濕地公園以天堂水庫
新屋塆民居位于羅田縣九資河鎮官基坪村。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布局,占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8400平方米。該建筑在建筑布局上保留了“圍籠屋”(即山圍水、水圍垸、垸圍院、院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為楚東鳩茲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九資河鎮行政區劃經8次變更,先后易名天堂區公所,僧塔寺區公所,僧塔寺公社、九資河公社。
2000年,與原大地坳鄉合并為九資河鎮。
“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山產栗”,這是鄂東大別山區羅田人民引以自豪的特產,得以致富的驕傲。 本縣板栗在春秋、戰國以前即開始有人工種植。品種多,色味獨特,產地分布于全縣各地,但其產品對外銷售均冠以“羅
九資河茯苓,中藥材品種,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湖北馳名特產。因主產于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而命名。因其質量好,藥用價值高,東南亞許多國家把它當作高級飲料,所以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九資河茯苓”聞
余三勝(1802—1866),原名開龍,字起云,湖北省羅田縣天堂寨七娘山村上余灣人。幼學漢戲,工老生,后改唱京劇。清嘉慶末年赴天津加入“群雅軒”票房。道光初年入北京,隸“春臺班”,至道光中期,蜚聲梨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