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歧亭鎮 | 隸屬:麻城市 |
區劃代碼:421181102 | 代碼前6位:4211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J |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轄區面積:約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坡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北宋蘇軾(號東坡居士)在黃州期間,多次來歧亭訪友。此地以蘇東坡的名字為社區名。…[詳細] |
熊店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曾有熊姓村民,處大路邊,過去開設飯店,故名。…[詳細] |
薛窖山村 | ~201 | 村莊 | 傳說在唐朝時,薛仁貴征東曾路過此處,因村后有一小山,故名薛過山,后誤傳為薛窖山。…[詳細] |
榮家洲村 | ~202 | 村莊 | 原居民姓榮,且地處沙洲,故名榮家洲。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宋埠區張家洲鄉五星六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為宋埠人民公社歧亭鎮六中隊,1961年為宋埠…[詳細] |
張家洲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1956年合作化時期屬宋埠區張家洲鄉五星七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屬宋埠人民公社歧亭鎮七中隊,1961年為宋埠區歧亭公社七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詳細] |
新河村 | ~204 | 鎮中心區 | 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宋埠區李勝鄉紅星三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為宋埠人民公社李勝三中隊,1961年為宋埠區李勝公社三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后為…[詳細] |
羅家畈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該居民點村民多姓羅,且地處平畈,故名羅家畈。…[詳細] |
大勝山村 | ~206 | 村莊 | 相傳朱元璋曾被陳友諒圍困于此,朱憑險據守,陳用斷絕糧、水之計,企圖逼朱不攻自破。多日后,陳派兵偵察,朱軍糧水兩足,軍容依舊,方知久圍無望而自行撤軍。朱…[詳細] |
劉廟村 | ~207 | 村莊 | 處原有劉姓族人修建的寺廟,故名。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宋埠區深溝鄉明星三社,其深溝是村西部一條河溝的名稱,在與劉杰士河相連處1955年建有深溝閘。19…[詳細] |
硯池村 | ~208 | 村莊 | 村中有一湖形似文房四寶之一的硯臺,故名。…[詳細] |
五棵樹村 | ~212 | 村莊 | 以前,大路邊南端小山坡上有五棵很大的楊柳樹,人們路經此處時,在樹下納涼、休息,故名。…[詳細] |
大塘村 | ~214 | 村莊 | 大塘村由原來的香山村、王俸咀村合并而成。原香山村1956年為宋埠區大塘角鄉泉源八社,1958年為宋埠人民公社大塘角八中隊,1961年為宋埠區大塘角公社…[詳細] |
楊畈村 | ~216 | 村莊 | 居民原姓楊,村子建在水流沖擊而成的大塊田畈上,故名楊畈村。現居民多姓李,但仍沿用舊地名。…[詳細] |
袁家塆村 | ~217 | 村莊 | 是以袁姓為主聚居的村落,故名袁家塆村。袁家塆村1956年為宋埠區大塘角鄉泉源二社,1958年為宋埠人民公社大塘角二中隊,1961年為宋埠區大塘角公社二…[詳細] |
官塘村 | ~219 | 村莊 | 村村前有口大塘,形似簸箕。相傳曾有一位行人淹死在塘內,為此打過官司,故稱官塘。…[詳細] |
杏花村 | ~222 | 村莊 | 杏花村位于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鎮北,古有光黃古道穿村而過,遷客騷人多會于此,或飲酒賦詩,或填詞作文,歷經唐、宋、元、明清千余年而不絕。民謠“三里桃花店,五…[詳細] |
羅家立農科所社區 | ~400 | 特殊區域 | 羅家立農科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九螺山林場 | ~500 | 村莊 | 九螺山林場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傳說古時有一岐姓人在路人經過的水陸交通要道建亭謀生,因而得名。
周純麟(1913.8—1986.9),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鎮王奉咀村周家灣人。 1913年8月生。1928年參加農民赤衛軍。193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 周純麟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麻城市轄鎮。1958年屬宋埠鎮公社,1987年設鎮。位于市境西南部邊緣,距市府40公里。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3.3萬。京九、京廣鐵路連接線和106國道在境內交錯。轄熊店、薛窖山、榮家洲、張家洲、新河坎、羅家畈、大勝山、劉家廟、姚李寨、吳意山、郭家大垸、杏花村、五棵樹、葉家大垸、香山、王俸咀、楊畈、袁家垸、馬頭山、官塘畈、戴家垸、丫頭山22個村委會和歧亭鎮居委會。鄉鎮企業以貿易、農產品加工、飲食服務業為主。農業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芝麻種植為主。鎮辦骨髓炎醫院聞名全國。
榮譽排行:
2014年2月,歧亭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沿革: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岐亭鎮境域設為赤亭縣。
隋唐時期,改稱龍集縣。
宋朝時期,廢龍集縣為鎮,屬麻城縣治。
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此設置通州府。
清康熙年間,黃州府在此設同知,建“清軍府”“吉補府”,民間稱“二府”。
辛亥革命,撤二府設岐亭為地方自治州。
民國十七年(1928年),劃岐亭為區。
1985年,為區轄鎮。
1987年9月,撤區并鄉,將原宋埠區所轄的李釗鄉、楊畈鄉、大塘鄉、岐亭鎮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