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茅塔鄉 | 隸屬:茅箭區 |
區劃代碼:420302201 | 代碼前6位:4203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面積:約1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34人 |
人口密度:約1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廖家村 | ~200 | 鄉中心區 | 明成化十二年(1476)設鄖陽府,隸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隸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五年(1866)隸屬鄖縣南鄉茅塔保。晚清,隸屬鄖縣茅塔保。…[詳細] |
康家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康家”指早年居住的康姓人家,在清朝末年,康家灣有一戶姓“康”的大姓人家,人丁旺盛勢力強大,康家灣也因此而得名。雖然隨著時間的流逝,“康”氏家族兵敗如…[詳細] |
王家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王家”指王姓人家。名。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鄖陽府,王家村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王家村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5年(1866年)王家村…[詳細] |
東溝村 | ~203 | 鄉中心區 | 東溝村是茅箭區城郊生態旅游區的組成部分,生態地理區位重要,自然資源豐富,是全區公益林、用材林、茶葉種植基地建設重要基地。形成了高山種綠樹,低山種果樹,…[詳細] |
坪子村 | ~204 | 鄉中心區 |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鄖陽府,坪子村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坪子村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5年(1866年)坪子村屬鄖南鄉茅塔保,晚清,坪…[詳細] |
巖屋村 | ~205 | 鄉中心區 |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鄖陽府,巖屋村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巖屋村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5年(1866年)巖屋村屬鄖南鄉茅塔保,晚清,巖…[詳細] |
大坪村 | ~206 | 鄉中心區 | 明成化十二年(1476)設鄖陽府,大坪村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大坪村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5年(1866)大坪村屬鄖縣南鄉茅塔保,晚清,大坪…[詳細] |
莫家溝村 | ~207 | 鄉中心區 | “莫家”指莫姓人家。“溝“指山溝。明成化十二年(1476)設鄖陽府,莫家營子村(莫家營子大隊)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莫家營子村(莫家營子大…[詳細] |
大溝村 | ~208 | 鄉中心區 | 明成化十二年(1476)設鄖陽府,大溝村隸屬鄖陽府鄖縣。清初,沿襲明末建置,大溝村隸屬鄖縣十堰鎮。清同治5年(1866)大溝村隸屬鄖縣南鄉茅塔保,晚清…[詳細] |
臺子村 | ~209 | 鄉中心區 | 1956年屬十堰區牛角鄉管轄;1958年屬英雄人民公社管轄,建立臺子大隊;1961屬十堰區大坪公社管轄;1971年屬白浪公社臺子大隊管轄,1984年撤…[詳細] |
地名由來:
“茅塔”指境內茅塔河。
基本介紹:
茅箭區茅塔鄉地處茅箭南部山區,距十堰中心城區25公里,國土面積171平方公里,現轄9個村、1個居委會,38個村(居)民小組,1306戶,4395人。該鄉是全省重點老區鄉鎮之一,這里曾先后設立了鄂西北第三軍分區、均鄖房中心縣委、縣政府、縣總隊,現有保存完好的近2000平方米的明清時期房屋建筑,以及陳列館內珍藏的三百余件革命歷史文物和國防教育展示物品,是十堰城區廣大黨員干部和未成年人、市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先后被列為茅箭區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十堰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0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同時,該鄉地處伏龍山旅游區東線,境內峰叢矗立、峽谷深幽、山青水秀、生態資源豐富,有蕩舟垂釣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茅塔鄉被確定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休閑旅游)。
2021年10月,茅塔鄉上榜2020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均鄖房縣委縣政府舊址位于十堰市茅箭區茅塔鄉東溝村。1946年6月,均鄖房縣委、縣政府設此,朱正傳任縣委書記,胡恪恭任縣長。同時,鄂西北第三軍分區司令部亦設此。舊址原為周家老屋,建于清咸豐年間
歷史沿革:
1984年4月,白浪公社撤銷,成立茅塔鄉和大坪鄉,隸屬白浪區公所;1986年9月,茅塔鄉、大坪鄉隨白浪區公所并入茅箭區;2001年4月,大坪鄉并入茅塔鄉,設立茅塔鄉大坪辦事處;2002年12月,大坪辦事處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