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鄭家畈村 | 隸屬:城關鎮 |
區劃代碼:420624100211 | 代碼前6位:4206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鄭家畈”為轄區內一重要居民點,因村莊座落在大片田地間,住戶大多姓鄭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鄭家畈村為2020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基本介紹:
鄭家畈村位于九集鎮南端,北與九仙觀村交界,南與溫家畈村接壤,東與宣城市小河鎮鄭灣、潭灣、朱坡村毗鄰,西與吳家大溝村隔溝相望。全村4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組),320戶,1212人,勞動力775人。耕地總面積3662畝,其中水田2983畝,旱地679畝。2014年全村糧食總產384萬斤,棉花總產20萬斤,油料總產6.1萬斤,生豬出欄9147頭,年產成魚81萬斤。全年社會生產總產值2869.7萬元,人平均收入1萬元。
鄭家畈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共5人,其中村支部3人,村委會5人,全村黨員5人,其中30歲以下6人,女黨員4人。
鄭家畈村與龍門集村、龍門社區、雙泉村、雙池寺村、九集社區、染坊村、方家集村、八泉村、易家灣村、丁家營村、鄒灣村、湯家咀村、江家沖村、鄧家集村相鄰。
歷史沿革: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武安鎮轄治。
民國時期屬同仁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屬武安堰區所轄。
1950年4月,武安堰區所轄農村劃出設九集區至1956年,歸其所轄。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稱“永強大隊”。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80年,歸九集區管轄。
1981年8月永強大隊更名為鄭家畈大隊。
1984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區
周邊相關:
鄭家畈村附近有春秋寨旅游區、香水河、水鏡莊、龍王峽漂流、古山寨、徐庶廟等旅游景點,有南漳黑木耳、南漳板栗、荊山棗子、磨坪貢茶、東鞏官米、南漳香菇等特產,有東鞏高蹺、端公舞、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