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響水洞村 | 隸屬:肖堰鎮 |
區劃代碼:420624109216 | 代碼前6位:4206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響水洞”,村旁有一山洞,常年有洞水從泉中流出,發出響聲,故得名。
基本介紹:
響水洞村東與武安鎮董家河村交界,南與觀音堂村相接,西與大坪村、伏龍川村為鄰,北面是云臺山水庫。版圖面積26.8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358戶,總人口1255人,村“兩委”干部5人,3人交叉任職,其中女干部1人,另設專職組長1人。黨員53人。山場面積大,木材資源豐富,盛產黑木耳、香菌等土特產品。響水洞泉水四季不斷,建有小型水力發電站。境內風景秀麗,“十姑洞”縱深數百米,蜿蜒曲折,洞壁鐘乳石千姿百態。古“天寶寨”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村里的集體經濟項目有碎石場,柑桔場和方解石礦。
響水洞村與觀音堂村、花莊社區、四埡村、青龍灣村、周灣村、大坪村、曲陽坪村、柏樹崗村、幸家坪村、苗家溝村、西泉廟村、觀音巖村、杜家溝村、伏龍川村相鄰。
歷史沿革: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南漳縣志》(1989年版)記載:清朝時期屬來慶都轄治。
民國時期屬南清鄉管轄。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至1957年,隸屬肖堰區。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時,歸肖堰公社管轄。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為區至1974年,時稱“大坪八大隊”。
1975年7月撤區并社,肖堰區的大坪劃出成立葛公河公社,屬葛公河公社管轄。
1981年8月大坪八大隊更名為響水洞大隊。
1984年撤
周邊相關:
響水洞村附近有春秋寨旅游區、香水河、水鏡莊、龍王峽漂流、古山寨、徐庶廟等旅游景點,有南漳黑木耳、南漳板栗、荊山棗子、磨坪貢茶、東鞏官米、南漳香菇等特產,有東鞏高蹺、端公舞、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