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潛江市 > 積玉口鎮

湖北省潛江市積玉口鎮

[移動版]
地名:積玉口鎮隸屬潛江市
區劃代碼:429005107代碼前6位:429005
行政區域:湖北省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鄂N
長途區號:0728 郵政編碼:433100
人口數量:約2.72萬人
下轄地區: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罐頭尖社區~002鎮中心區
2012年,設立積玉口鎮罐頭尖社區,沿用至今。…[詳細]
積玉村~200村莊
因古語麒麟在此,鳳凰南飛,南山北斗,堆金積玉,故名。…[詳細]
柳剅村~201村莊
解放初期,屬荊門縣長湖區;1954年成立初級合作社;1957年2月初級社轉入高級社;1958年2月,建立人民公社;1975年2月,全縣撤區并社,建立新…[詳細]
花園村~202村莊
清咸豐六年,褚姓人氏科舉上榜,為了光宗耀祖而建立30個大小不一的花園,爾后為紀念此事,便以花園為名。…[詳細]
資福村~203村莊
以廟宇得名。因當地有座廟,名為資福廟,故名。…[詳細]
新潭村~204村莊
古時,該地有一潭口。清道光八年(1828),發生百年一遇秋汛,漢江大堤蚌湖段潰口,洪水橫沖直闖,將此地離老潭口不遠處又沖成一個很大的深潭,因有新舊兩個…[詳細]
古城村~205村莊
從漢宜高速公路后湖出口下,走219省道,廣華寺收費站出口100米往左拐,車行約20分鐘,即可到達潛江市積玉口鎮古城村。 古城村位于鎮西南5。7公里,…[詳細]
寶灣村~206村莊
相原位于野豬湖旁,每到春季野豬湖里就光亮閃動,人們懷疑湖里有寶珠,故名。…[詳細]
鳳蛟村~207村莊
鳳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關廟村~208村莊
為紀念關公而建的一座廟宇,稱為關王廟。1956年建立新農公社樊場大隊;1958年挖田關河后,在田關河以南的取名為關廟大隊;1975年建立潛江縣新農公社…[詳細]
么口村~209村莊
么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花亭村~210村莊
因有一座亭,名為花亭,故名。1951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2月升級為高級社;1958年2月升級為人民公社花亭大隊;1975年2月屬潛江縣浩口…[詳細]
太和場村~211村莊
1951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7年初級社入高級社;1958年高級社又轉為人民公社;1975年2月前,屬潛江縣浩口區所轄;1975年撤區并社后建立…[詳細]
九牛觀村~212村莊
相清朝同治年間(1864),當時血吸蟲病橫行,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又解決不了病痛,玉帝知道后,派九頭星牛(神牛)來此觀察,后來演繹成一段神話,當地劉氏家…[詳細]
楊潭口村~213村莊
1951年屬潛江縣浩口區管轄,成立初級社;1957年初級社改為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取名新華大隊;1975年2月屬潛江縣浩口區太和公社新華…[詳細]
萬里鎮村~214村莊
明永樂(1405)年間,此地是一船碼頭,由萬姓老爺和李姓老爺在碼頭附近建高鋪,后逐漸形成了小集鎮。對小集鎮的命名當時產生了分歧,最后由旁觀者建議就以兩…[詳細]
董店村~215村莊
1954年1月成立初級農村生產合作社;1957年2月初級社轉為高級社;1958年高級社又轉為人民公社;解放初期為兩個生產大隊,其中1、2、3、4、5位…[詳細]
荊河村~216村莊
1951年建立荊門縣長湖區初級合作社,后為高級合作社;1958年4月省行政區劃調整,屬潛江縣浩口區新農公社荊河大隊;1975年縣撤區并社,屬潛江縣新農…[詳細]
百花村~217村莊
以地片名百耳垸、蘆花垸各取一字命名。1956年前,屬荊門縣;1956年2月全省行政區劃境整合,劃歸潛江縣;20世紀50年代,先后建立百花初級生產合作社…[詳細]
蘆花村~218村莊
以植物命名。因該地原為荒地,蘆花盛開,故名。…[詳細]
荷花村~219村莊
1951年、1957年,先后建立荷花初級生產合作社和高級生產合作社;1956年春,七組南半頭及九組均屬荊門縣;1956年2月全省行政區劃調整后,劃歸潛…[詳細]
赤湖村~220村莊
因地處借糧湖東北,借糧湖原名池弭湖,后改名為赤弭湖,村民以此為名。…[詳細]
直屬村~221鎮鄉結合區
以歸屬性質命名。1975年撤區并社時,公社駐地都是糧田,該大隊由公社直接管理,故命名為直屬大隊。…[詳細]
永樂村~222村莊
相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1417),朝廷下令籌建北京宮殿,各地也要修繕寺廟。武當山寺廟就是在當時修建的。武當山移民到潛江后,仍然懷念故土的一草一木,尤其…[詳細]
鄖府新村~223村莊
2010年11月,因南水北條工程需要,十堰市鄖縣榔陂鎮周家灣、亮子灣2個村,總計2001人,遷移至潛江市積玉口鎮定居,并合并成為鄖府新村。…[詳細]

地名由來:

積玉口鎮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檢修青石覆蓋的下水道時,驚現一對金色鯽魚,因而得名。

基本介紹:

積玉口鎮是潛江市的西北邊陲,位于荊州、荊門、潛江三市的交界處。全鎮轄22個行政村,170個村民小組,農戶7270戶,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人口3140人,全境面積 11100公頃, 1975年撤區并社,1994年撤鄉建鎮,成立了積玉口鎮。

積玉口鎮境內有江漢油田礦區,漳湖垸監獄、廣華監獄;有江漢平原唯一的丘陵地,面積近萬畝;有風景優美的自然淡水湖——借糧湖,面積 1.1萬畝;有距鎮四公里處的脈旺嘴小鎮,曾是紅軍荊南縣政府所在地,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和戰斗過。

積玉口鎮主要生產水稻、棉花,盛產淡水魚、螯蝦、黃鱔、甲魚、絨螯蟹。寶灣村、鳳蛟村、古城村所產優質大米,

+查看詳細積玉口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積玉口鎮被確定為2023年湖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3年2月,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命名積玉口鎮為2021年度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

文化旅游:

借糧湖

借糧湖風景區位于潛江市--湖北省潛江市積玉口鎮境內,水域面積達5萬畝,旅游資源十分突出。借糧湖是東周春秋時期,楚莊王流放的地方,留下很多遺跡和美好的傳說,同時還是秦朝古競陵城的所在地。借糧湖

三甲咀遺址

三甲咀遺址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資福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480米,南北寬320米,面積約11.5萬平方米。斷面可見文化堆積,地面采集標本有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的鼎、罐、甕、杯

潛江鄭家臺遺址

鄭家臺遺址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關廟村一組,年代為宋、明。類別為聚落址。2011年9月,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泡家莊墓群

泡家莊墓群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古城村十組,年代為宋、明。類別為普通墓葬。2011年9月,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家咀墓群

江家咀墓群位于潛江市積玉口鎮鳳姣村七組,年代為明。類別為普通墓葬。2011年9月,被確定為第四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更多積玉口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年(1931年),是湘鄂西荊南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1956年春,設為新農鄉。

1958年,成立新農公社。

1980年11月,更名為積玉口公社。

1984年2月,更名為積玉口區。

1987年10月,更名為積玉口鄉。

1994年,撤鄉設鎮。

古城小龍蝦

湖北省潛江市積玉口鎮古城村位于潛江市西北邊陲,與荊州、荊門兩市接壤,耕地4560畝。地勢地貌獨特,具有丘陵地貌的特征,同時也是潛江市海拔最高的村。當地人民因地制宜,根據地勢低洼、湖泊眾多的地域特點,大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日韩电影久久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