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鳳凰村 | 隸屬:關沮鎮 |
區劃代碼:421002103205 | 代碼前6位:4210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鳳凰山來源于古典傳說而成名,原鳳凰山旁有一個夏渡口與對面的海子湖面上的菜場,有常年的渡船行于其間,方便兩方往返于沙市荊州的行人及鄉容而乘坐渡船,于夏渡口,此處正位于鳳凰山,1950年初期,海子湖遇到了特大的冰雹天氣,湖面上結冰,行人往返而不破裂,然而有一天,冰封的湖面突然從北至南裂開了一條口子,人們所傳說有犀牛隊,鳳凰山尋找吃靈芝草而將冰凍的湖面撞裂開來。更有人傳說,鳳凰展翅飛五重(即五重廟),凌空將落在鳳凰山,由此而得名,村名也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關沮鎮鳳凰村與長湖相鄰,鳳凰山森林公園位于海子湖畔,全村面積3.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550畝,全村共有農戶441戶,1837人,工農業總產值288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9947元。主要產業有水產養殖,主要品種有甲魚、蓮藕、淡水魚等。鳳凰山環境優美,森林公園迥異的風格日益成為人們休閑的理想場所,沿湖眾多農家漁館紅紅火火。
近年來,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組織引導、政策扶持、農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全面開展新農村建設,取得初見成效,全村村民生活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村80%住宅為二層樓房,并逐步向新型農村小區集中,現有近100戶居民入住鳳凰新
歷史沿革:
1950年后屬江陵縣錢糧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江陵縣將臺區,設立星火九大隊;1961年恢復區、鄉(鎮)制屬江陵縣紀南公社,更名為鳳凰大隊;1964年與五重大隊合并,仍為鳳凰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更名鳳凰村。
于2017年托管到文旅區,其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鳳凰村附近有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沙市萬壽園、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傳承院、荊州章華寺、荊州萬壽寶塔、沙市港等旅游景點,有沙市豆瓣醬、沙市醬油、皮條鱔魚、無鉛松花皮蛋、沙市甜獨蒜頭、沙市魚糕丸子等特產,有鼓盆歌、楚簡制作技藝、鉛錫刻鏤技藝、說鼓子、楚式漆器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