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垱鎮 | 隸屬:沙洋縣 |
區劃代碼:420822107 | 代碼前6位:42082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H |
長途區號:0724 | 郵政編碼:448000 |
轄區面積:約1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花園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該地原有一處花園灣,故名為花園社區。1949年,屬荊門縣第七區。1956年,屬李市指導組。1957年,屬李市區高橋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稱衛…[詳細] |
高橋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高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五星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五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黃土坡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黃土坡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黃金村 | ~200 | 村莊 | 原住居民多為黃姓、金姓,故名黃金。1952年,屬荊門縣第十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稱火箭(沈集)人民公社黃金生產大隊。1959年6月,屬煙垢人民…[詳細] |
石嶺村 | ~201 | 村莊 | 位于石嶺地片,故名石嶺村。1952年,屬荊門縣第十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稱火箭(沈集)人民公社石嶺生產大隊。1959年6月,稱煙垢人民公社石嶺…[詳細] |
蘇家套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屬荊門縣第七區。1956年,屬李市指導組。1957年,屬李市區高橋鄉。1958年,稱衛星人民公社同盟生產大隊、同升生產大隊。1961年,稱…[詳細] |
大文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1949年,屬荊門縣第七區。1956年,屬李市指導組。1957年,屬李市區高橋鄉。1958年,屬衛星人民公社。1961年,屬李市區大文人民公社。197…[詳細] |
雙冢村 | ~219 | 村莊 | 雙冢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坪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王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石鼓村 | ~224 | 村莊 | 石鼓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港河村 | ~225 | 鎮鄉結合區 | 大港河村:位于官垱鎮正西端,版圖面積11.6平方公里,2018年7月成立,由原雷場、馬溝等2村合并而來,轄6個村民小組,共有831戶,3114人。…[詳細] |
運河新村 | ~226 | 村莊 | 運河新村:2018年12月成立,由原愛國、白洋湖、同興等3村合并而來。…[詳細] |
馬坪村 | ~227 | 村莊 | 馬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傳,清代有一京城官員到此祭祖,隨修一廟。附近群眾在廟前搭棚設店,逐漸形成小集場,名“官到集”。后因廟前有條河港致通行不便,人們便在港上修一土垱,此后“官到”便改名為“官垱”。官垱鎮以此得名。
基本介紹:
官當鎮轄28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國土面積162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9316公頃。總人口39017人,其中農業人口33842人,非農業人口 5175人,人口出生率5.67‰,自然增長率為-0.1‰,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元。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官垱鎮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2014年7月,官垱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鄂冢位于沙洋縣官垱鎮鄂冢村,年代為漢。類別為古墓葬。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煙堆遺址位于沙洋縣官垱鎮熊坪村,年代為商周。類別為古遺址。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沙洋王家灣遺址位于沙洋縣官垱鎮友好村,年代為東周。類別為古遺址。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沙洋申家臺遺址位于沙洋縣官垱鎮石嶺村,年代為新石器。類別為古遺址。1984年7月14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6年,官垱集鎮屬沙洋區高原鄉。
1949年,屬荊門縣第七區。
1956年,屬鄂趙鄉,歸李市指導組管轄。
1957年,屬李市區高橋鄉。
1958年,屬衛星人民公社。
1961年,屬李市區高橋人民公社。
1975年12月,撤區并社,李市區的大文公社、高橋公社,曾集區的馬坪公社,馬良區吳集公社的石嶺、黃金、小廟3個大隊,合并成立官垱公社,轄4個總支,29個大隊。
1980年,官垱管理區更名為官垱街辦,所轄大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