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升鎮 | 隸屬:石首市 |
區劃代碼:421081106 | 代碼前6位:4210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轄區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5萬人 |
人口密度:約36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滑家垱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清朝末年,該地有一姓滑的漁戶在彭田港修一土壩形成水垱捕魚,人們稱滑家垱至今。社區以境內滑家垱而得名。…[詳細] |
平安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本地中間地帶溝渠上修有一整座橋,為了讓人們平安通行,故名平安橋,居委會沿用其名。…[詳細] |
焦山河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焦山河地處湘鄂交界處,歷史上商業繁榮,曾有“外國焦山河”之譽。據湖北通志載:焦山與東山相連(桃花山),曾有焦家居此山麓,放名焦山。西進太康年間開控一條…[詳細] |
童子崗村 | ~201 | 村莊 | “桐梓”指樹木,諧音“童子”和自然地理形態和群眾自治組織綜合命名。據本地楊氏族譜和村內現出土古墓碑記載,童子崗原為桐梓崗,后建村時取諧音“童子”,故此…[詳細] |
土城垸村 | ~203 | 村莊 | 以民間傳說和群眾自治組織綜合命名。相傳明朝年間,朝廷官員袁汝實告老還鄉后,他不想讓洪水淹沒住宅,就在宅子周圍筑有土墻,成了擋水土城,故名土城垸。…[詳細] |
莊家鋪村 | ~205 | 村莊 | 相很久以前,有一姓莊的商人在此居住經營商鋪,逐漸發展成一個集貿點,故名。…[詳細] |
長堤寺村 | ~207 | 村莊 | 傳說此地有一寺廟,供奉楊泗將軍。清朝末年,為擋白蓮湖水,修了一條長堤,緊靠寺邊,故名長堤寺。…[詳細] |
畢家塘村 | ~208 | 村莊 | 中部有一天然塘堰,沿塘邊皆為畢姓人家,故此得名。…[詳細] |
梓楠堤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明正統元年,即公元1436年,人們為防洪修建了一道11.4公里的大堤。名為止瀾(浪)堤,為防洪護堤,堤上栽了梓樹、楠木,故將原來的止瀾堤改為梓楠堤。…[詳細] |
新堤口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1992年長江自然裁彎取直,此地變為江灘,并形成故道,后來新修了干堤,為了排灌水筑有閘口,故名新堤口。…[詳細] |
王海村 | ~211 | 村莊 | 相傳明末,有一個叫王海的人,領頭在此筑堤挽垸,故名王海垸,據同治丙寅《石首縣志》載:明朝有王海廠緊鄰長江、水運便利,為農村古老集鎮,人們習稱王海村。…[詳細] |
兩湖村 | ~213 | 村莊 | 因南臨兩個湖泊(鴨子湖、黃家拐湖)故此得名。…[詳細] |
春風港村 | ~216 | 村莊 | 春風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范興垸村 | ~218 | 村莊 | 范興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走馬嶺村 | ~221 | 村莊 | 傳說三國時期該地正北有一嶺,嶺南端有一條通道,三面環水,蜀國名將關羽在此道上跑馬練兵,故此得名。…[詳細] |
關路圻村 | ~222 | 村莊 | 關路圻原名關繞旗,又名官路圻、關路圻。很早以前,此地原有一條大路,為官家所修,名官路。又傳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率軍在此地集結路過邊界地,故而得名。…[詳細] |
蔣家沖村 | ~225 | 村莊 | 解放前因調弦河潰口有蔣姓居民的房屋被沖毀,后來人們習慣稱其為蔣家沖,故此得名。…[詳細] |
楊林村 | ~227 | 村莊 | 此地有一湖,湖岸楊樹茂密成林,村以此而得名。…[詳細] |
東升村 | ~228 | 村莊 | 寓意紅日東升,日漸興旺,故此得名。1951年,屬焦二區東洋鄉;1958年,名東升大隊,屬東升公社;1961年,屬東升區東升公社;1974年,屬東升公社…[詳細] |
新港口村 | ~231 | 村莊 | 該地系楊林湖與民建河交匯處,有一天然港口。為水上運輸方便,后將此港整修一新,而得名。…[詳細] |
國營種畜場 | ~502 | 村莊 | …[詳細] |
上津湖漁場 | ~504 | 村莊 | 上津湖漁場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胭脂湖漁場 | ~505 | 村莊 | 胭脂湖漁場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以“旭日東升”詞義命名。源于1953年東洋有個農業初級社,與捷克斯洛伐克一個集體農莊友好交往,以此寓農業社旭日東升。故名東升初級社。爾后成立人民公社、改區、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東升鎮位于石首市城區東郊,版土面積110平方公里,轄21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8萬。近年來,東升鎮委、鎮政府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促增收,城鄉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先后獲得了“湖北省六好鄉鎮黨委”、“湖北省文明鎮”、“湖北省中心鎮”、“湖北省科普先進鄉鎮”、“湖北省西甜瓜明星鄉鎮”、“湖北省抗洪搶險集體一等功”、“湖北省重點鄉鎮工業園區”、“荊州市鄉鎮綜合實力第二名”等諸多榮譽,東升的發展正如初升的旭日蒸蒸向上。
一、強化措施抓招商,建設工業強鎮。東升鎮創辦工業園區的歷史已有七年。七年來,鎮委、鎮政府始終按照民營立區、招商興區、產業強區的總體原則,大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東升鎮被命名為2023年度湖北省森林城鎮。
2021年5月,東升鎮被確定為2023年湖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東升鎮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鄉鎮。
2021年11月,東升鎮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俗)。
2014年7月,東升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劉飛原為長江故道的鴨子湖北枕長江,南鄰荊江大堤,位于湖北省石首市東升鎮境內,面積10000畝,屬內陸優質淡水湖泊,平均水深8米,最深處近30米左右,因其外形酷似鴨子,又因每年冬季均有數以十萬
呂永昌白蓮湖地處石首城東南,形狀也如同一朵盛開的白蓮花。此湖東抵東升鎮-鋪村,西接高基廟鎮喻家碑村,南臨東升鎮長堤寺村,北連筆架山辦事處斷崗口村。全湖原有湖面5.67平方公里,現為4.68平
歷史沿革:
1950年設名為“焦調區”;1951年為焦山二區;1954年分建“建成農業生產合作社”和“民建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名“東升人民公社”;1961年撤社改區,名“東升區”。
下設焦山、滑家垱二鎮,焦山、莊城、津南、衛星、河口五個公社;1974年撤區并社,改名“東升人民公社”。
下設紅衛、前進、衛星、東升、喻家碑五個管理區和滑家垱一個鎮;1984年撤社建區設鄉,建東升區,轄莊家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