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涴市社區 | 隸屬:涴市鎮 |
區劃代碼:421087103001 | 代碼前6位:42108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此地以前水流回復曲折且為一集市。相遠古時期此處向長江伸出500余米,大江西來在此北折東流,呈迴曲之貌。故“涴”字來源甚古,《山海經·西山經》記載“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澤”,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最古讀音為yuan。晉代文學家郭璞(公元276一324年)所作《江賦》有“陽侯砐硪以岸起,洪瀾涴演而云回”之句。李善注:“涴演回曲貌”。自涴市碼頭至月堤哨所千余米的回流,佐證“涴演”曲回之義。這里興起集市后,得名涴市。
基本介紹:
涴市社區是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涴市鎮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210871030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1087。郵政編碼為43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6 ,車牌號碼為鄂D。涴市社區與紅星村、月堤村、南崗村、報德寺村、同興村、大口村、復興場村、四興垸村、魏家堤村、紅花村、楊家垴村、采穴垸村、丁家垴村、雙潭村相鄰。
歷史沿革:
2004年,長江居委會與南河居委會、柏楊居委會合并為涴市社區,屬涴市鎮至今。
周邊相關:
涴市社區附近有洈水旅游風景區、卸甲坪旅游區、黃蓬山、苦竹寺、洈水國家森林公園、松滋大悲寺等旅游景點,有小南海蓮藕、八寶西瓜、松滋柑桔、洈水刁子魚、卸甲坪葛根、松滋蜜柚等特產,有說鼓子、雙镲子、毛把煙砂罐茶、松滋滾燈舞、鉛錫刻鏤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