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林市鎮 | 隸屬:松滋市 |
區劃代碼:421087108 | 代碼前6位:42108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轄區面積:約126.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0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楊林市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舊時此地土窯林立,人稱“窯林子”。后集市形成,“窯林子”與“楊林子”諧音,遂改稱為楊林市。…[詳細] |
農家峪村 | ~200 | 村莊 | 農家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官橋村 | ~201 | 村莊 | 據是胡鄭二姓打官司輸家修的橋故名。1949年7月至1950年2月,隸屬楊林市區;1952年8月至1958年8月,隸屬比箭鄉;1958年9月至1961年…[詳細] |
臺山村 | ~202 | 村莊 | 1949年7月至1950年12月,上級行政區楊林市區;1952年8月至1958年8月,上級行政區(原臺山大隊、紫金大隊)屬紫紙廠河(第六)區臺山鄉,(…[詳細] |
余公嶺村 | ~203 | 村莊 | 1949年7月至1950年12月,屬楊林市區;1950年后屬街河市【第七】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詳細] |
盤古山村 | ~204 | 鎮中心區 | 1949年7月至1950年12月,隸屬楊林市區;1950年后,設三星、金鶴、五一三個大隊;1951年秋至1958年8月,隸屬紙廠河第六區公所,盤古山屬…[詳細] |
黃石崗村 | ~205 | 村莊 | 黃石崗村民委員會,1949年7月至1950年12月,屬楊林市區;1950年后屬紙廠河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設大山、泉洋、雙臺…[詳細] |
大河北村 | ~206 | 村莊 | 大河北村民委員會在1950年后,屬紙廠河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設立大河、周崗、肖家、唐家、龍寺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詳細] |
跑馬崗村 | ~207 | 村莊 | 1950年后,屬紙廠河第六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設立跑馬、雙陳、新建、花溪、紅旗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楊林市區紫…[詳細] |
向豐嶺村 | ~208 | 村莊 | 1949年7月至1950年12月,上級行政區楊林市區;1951年秋至1956年2月,上級行政區第七區象豐鄉;1956年3月至1958年8月,上級行政區…[詳細] |
天鵝村 | ~209 | 村莊 | 1950年后,屬紙廠河第六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設立新崗、鄉南、鳳凰、天鵝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楊林市區鳳凰公社;…[詳細] |
千工垱村 | ~210 | 村莊 | 1950年后,屬街河市第七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設立和平、百合、荷花、福壽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楊林市區白馬公社…[詳細] |
石龍橋村 | ~211 | 村莊 | 1950年后,屬街河市第七區公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洈水人民公社;設立龍橋、高興、花臺、花坪、新泉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白馬公社;…[詳細] |
劉家坪村 | ~212 | 村莊 | 1949年7月至1950年12月,上級行政區為楊林市區;1951年秋至1954年2月上級行政區為第六區黑土垱鄉;1954年3月至1958年8月,上級行…[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窯林子,因明洪武年間(1375)土窯林立,故名。康熙十七年(1678),江西楊姓在此建會館,改為“楊林子”,后發展為集市。故名。
基本介紹:
-市鎮因燒制陶器“窯林”舊稱演繹而名,于明代末年建制,是松滋最早的建制鎮。地處湘鄂邊界,枕武陵余脈,連兩省三縣,物華天寶,山川錦繡,是湖北荊州的南大門,版圖面積126.3平方公里,4.7萬人口,5.1萬畝耕地。是荊楚大地上的“糧食大鎮、經濟強鎮、邊貿重鎮”。
悠久的人文歷史。中國古人類文明的遺址--桂花樹遺址與-市隔河相望,全國唯一佛道合一的宗教圣地--臺山古剎香火千年不絕。
豐富的農業資源。全鎮形成了以優質稻、優質油、優質水果、優質三元雜交豬和家禽為主體的五大支柱產業。年產各類優質稻35000噸,“雙低”油菜籽4000噸,柑桔、橙、柚等優質水果9779噸,生豬養殖量10萬頭,家禽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楊林市鎮被命名為2023年度湖北省森林城鎮。
2022年3月,楊林市鎮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楊林市鎮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第六區。
1958年為楊林市、比箭、臺山、紫松、三榨、鳳凰、白馬6個管理區,屬洈水公社。
1961年為紫松、臺山、鳳凰3個公社,屬楊林市區。
1975年冬撤區并社,3個公社合并為楊林市公社。
1984年設立楊林市區,轄紫松、臺山、上陳、水府4鄉和楊林市鎮、紙廠河鎮。
1987年12月撤區并鄉,原楊林市區楊林市鎮、紫松鄉、臺山鄉合并為縣轄楊林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