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團風縣 | 隸屬:黃岡市 |
區劃代碼:421121 | 代碼前6位:42112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鄂J |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轄區面積:約8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6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團風鎮 | 9.17萬人 | 103.62km2 | 1、團風鎮是團風縣城關鎮,自唐穴時期而得名,是一座古老的集鎮。團風古時稱“烏林鎮、烏龍鎮”。地處長江中游北岸舉水河入江處的平原湖區。全鎮版圖面積103…[詳細] |
淋山河鎮 | 3.77萬人 | 114km2 | 淋山河鎮隸屬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位于團風縣北部,與武漢市新洲區毗鄰。
全鎮版圖面積114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5平方公里,轄49個行政村,…[詳細] |
方高坪鎮 | 1.58萬人 | 49.6km2 | 團風縣轄鎮。1950年設方高坪區,1978年改公社,1984年復區,1987年置鎮。位于縣境中南部,距縣城9公里。面積49.6平方公里,人口2.8萬。…[詳細] |
回龍山鎮 | 1.99萬人 | 64.78km2 | 回龍山鎮地處東經114°54′至115°06′,北緯30°34′至30°4O′,位于黃岡市團風縣東南部。東西橫寬98公里,南北縱長11.2公里,區域面…[詳細] |
馬曹廟鎮 | 1.32萬人 | 52.04km2 | 馬曹廟鎮隸屬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版圖面積52.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萬畝,其中水田1.5萬畝;山林面積2.4萬畝,水面面積O.5萬畝;轄21個行…[詳細] |
上巴河鎮 | 1.94萬人 | 68km2 | (一)全鎮掠影
上巴河鎮是團風縣的東大門,位于巴河之濱,黃上公路與柳界公路交接處,全鎮版圖面積68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57…[詳細] |
總路咀鎮 | 1.65萬人 | 54km2 | 團風縣轄鎮。1958年設紅旗公社,1961年設總路咀區,1975年改公社,1984年設區,1987年置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54平方公…[詳細] |
但店鎮 | 2.92萬人 | 129km2 | 但店鎮是黨的一大代表包慧僧的故鄉,是團風縣的東北門戶,318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距地級黃岡市50公里,距省城武漢120公里,距京九線黃州站39公里…[詳細] |
賈廟鄉 | 1.16萬人 | 104km2 | 位置:賈廟鄉位于團風縣最北部,大崎山南麓,西南至縣城團風47公里,距黃岡市政府所在地黃州58公里。東與羅田大崎鄉接壤,西與武漢市新洲區徐古鎮相連,北和…[詳細] |
杜皮鄉 | 1.11萬人 | 81km2 | 團風縣轄鄉。1987年從賈廟鄉析置杜皮鄉。位于縣境北部,西北與武漢市新洲縣交界,距縣城42公里。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2.2萬。宋(墻)漆(柱山)公路…[詳細] |
地名由來:
團風的地理位置奇特,萬里長江至此一分為三,左江、右江與中江將兩個大沙洲緊緊環抱,團風便為江河湖泊中的高地,形成一道天然擋風屏障,港口條件優越,常有船只泊此避風,故名“團風”。另有一種說舊州長河感化河水在此匯合流入長河,水流湍急,團風系有同音字湍沨演變而來,故名“團風”。
基本介紹:
團風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1996年黃岡撤地建市時設立的新縣,全縣版圖面積838平方公里,轄8鎮2鄉、296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38萬,素有“鄂東門戶”和“小漢口”之稱,是鄂東連接武漢的“橋頭堡”。
團風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始于唐代,至宋代形成集市。歷史上古鎮團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曹操曾屯兵烏林,朱元璋曾在這里戰敗陳友諒;素來商業繁盛,明、清年間商賈云集,集市繁榮,是長江沿岸的商業重埠之一。團風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黨的“一大代表”包惠僧,革命家林育英、林育南,現代地質科學巨人李四光,《資本論》中譯者王亞南,哲學家熊十力,文學家秦兆陽,思想家殷海光,書法家張荊野、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團風縣被確定為2022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
2022年8月,團風縣入選2022年度湖北省全域公交縣創建名單。
2022年3月,團風縣被命名為2022年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
2022年3月,團風縣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團風縣人口數量為26.62萬人,位列黃岡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湖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第88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908位。
2020年6月,團風縣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鄂豫皖片區)。
2019年3月,團風縣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鄂豫皖片區)。
歷史沿革:
團風之名自宋朝開始出現。
1949年5月全境解放,黃岡縣縣治設團風鎮。
1954年洪災,縣治毀壞。
1955年10月遷黃州。
1976年,為團風公社由黃岡縣管轄。
1984年,為團風鎮由黃岡縣管轄。
1991年1月,黃岡縣撤縣建市,成立黃州市,團風鎮由黃州市管轄。
1995年12月23日,《國務院關于同意湖北省撤銷黃岡地區設立地級黃岡市的批復》國函〔1995〕130號,撤銷黃岡地區和黃州市,設立地級黃岡市。
黃岡
區劃: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