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積玉橋街道 | 隸屬:武昌區 |
區劃代碼:420106001 | 代碼前6位:42010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A |
長途區號:027 | 郵政編碼:430061 |
轄區面積:約3.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99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39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尚隆苑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尚隆苑社區居民委員會其前身為沙湖咀碼頭,1967年改名為沙湖村,屬積玉橋街道;2003年舊城改造拆遷改名為尚隆苑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現屬積玉橋街…[詳細] |
中山社區 | ~002 | 主城區 | 2000年由中山路居委會、大堤口居委會、小鐵路居委會、漢安里社區合并為中山社區,并沿用至今,現屬積玉橋街道管轄。…[詳細] |
漢成里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漢成里社區居民委員會于2000年12月成立,由武印一村、四馬路、漢城里三個居委會合并而成,屬積玉橋街道;2015年3月響應武昌區社區社會治理創新改革,…[詳細] |
四清里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四清里社區居民委員會于2000年10月成立,屬積玉橋街道。2015年4月響應武昌區社區社會治理創新改革,將民主里社區和四清里社區合并,繼續命名為四清里…[詳細] |
沙湖社區 | ~007 | 主城區 | 2010年社區進行規模調整,由原來的東城壕社區更名為沙湖新村社區,屬積玉橋街道;2012年由于社區整合,沙湖新村社區改名為沙湖社區,沿用至今,現屬積玉…[詳細] |
金都藍灣社區 | ~008 | 主城區 | “金都”指金都漢宮,“藍灣”指藍灣俊園,社區由這2個小區名稱組成。…[詳細] |
金地花園社區 | ~011 | 主城區 | 金地花園社區居民委員會其前身紡織村社區,成立于2000年10月,屬積玉橋街道;2012年8月由以前的紡織村212號遷址到和平大道300號HR3-1-1…[詳細] |
新生里社區 | ~012 | 主城區 | 2000年第一屆社區居委會成立,屬積玉橋街道;2013年社區調整,將新生里社區與幸福里社區合并,繼續命名為新生里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現屬積玉橋街道管轄…[詳細] |
康樂里社區 | ~013 | 主城區 | “康樂里”為居民點名稱,取健康、快樂之意。…[詳細] |
新河社區 | ~020 | 主城區 | 據新中國解放前,此地一直是船舶停靠的河道,取名新河。該社區地處原新河附近,故名新河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鳳凰城社區 | ~021 | 主城區 | 鳳凰城社區居民委員會其前身為漢安里社區,成立于2000年12月,屬積玉橋街道;2012年5月改名為鳳凰城社區居委會;2015年4月響應武昌區社區社會治…[詳細] |
融橋華府社區 | ~022 | 主城區 | 2009年開發商在此建房,同時成立融僑華府社區至今,現屬積玉橋街道管轄。…[詳細] |
地名由來:
積玉橋,據《江夏縣志》記載為鯽魚橋,建于光緒十三年(1887),石橋內空丈余,春夏漲水時,居民多在此橋孔處捕魚,以鯽魚居多,故稱鯽魚橋。后群眾以美好愿望出發,將“鯽魚橋”雅化為“積玉橋”。
基本介紹:
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積玉橋街辦事處于2006年5月由原積玉橋和原新河街合并而成,是武昌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位于武昌區中心地帶。東鄰武漢市區最大的湖泊沙湖,隔湖與湖北省政府所在地水果湖地區相望,西濱長江,南至中山路,隔鳳凰山與武昌老城區接壤。轄區面積3.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736戶,戶籍人口60929人,暫住人口12620人,轄區內有16個社區居委會。管轄范圍是:東沿武黃鐵路線與武昌區徐家棚街和洪山區接壤,南接武昌區糧道街、中華路街,西臨長江,北到三角路與徐家棚相連,部分地段與洪山區插花。積玉橋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交通便利。積玉橋地區是武漢市地理中心,地處長江大橋與長江二橋
歷史沿革:
清光緒九年(1883),轄區分別屬武勝門外正街新左二鋪、稼園鋪、中和鋪。
民國初屬東阜,1936年屬武漢市武勝區積玉橋鎮;1946年底改屬武勝區第六區公所;1949年6月屬武漢市武昌辦事處第四區公所;1954年4月成立積玉橋街道;1955年10月被撤銷,所轄地段劃入中山路街道和凱子營街道;1959年6月,中山路街道與新河街道合并為積玉橋街道;1960年5月組建武昌區人民公社積玉橋分社;1961年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