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共和村 | 隸屬:伍家鄉 |
區劃代碼:420503201206 | 代碼前6位:42050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寓意為共享和諧、和美。
基本介紹:
伍家鄉共和村位于宜昌市城郊花艷中心地段,東與共升村相望,南與前坪村、共誼村毗鄰;西、北與共強村、共同村接壤。版圖面積3.52平方米。鴉宜鐵路,漢宜高速鐵路,漢宜公路自東而西橫貫境內。本村緊鄰宜昌東站、中心汽車站,交通極為便利。花艷中學、花艷小學、宜昌火車貨運編組站、湖北省伍家崗工業園區、伍家鄉文化站等單位位于我村,是各路商家投資興業的理想福地。
村轄6個村民小組,416戶1583人,常住及流動人口1441人。擁有耕地面積121畝,漁業養殖面積32畝,果園151畝。村辦企業兩家,村引資企業15家,其中工業企業8家,村民創辦企業5家,個體商業、服務業達到了130多家。村級固定資產3000
歷史沿革: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屬宜昌府東湖縣九溪鋪之花艷沖(清同治三年(1864)成書的《東湖縣志》第61頁“花艷沖在九溪鋪城南40里”)。
中華民國時期屬宜昌縣第二行政區花艷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宜昌縣第八區花艷鄉,1952年屬宜昌縣花艷鄉,為第7、8、9自然村,1955年成立共和高級社,屬花艷鄉,1958年為共和大隊,屬宜昌縣五一人民公社,1961年改屬宜昌縣土門區花艷人民公社,1970年劃屬宜
周邊相關:
共和村附近有宜昌博物館、宜昌天然塔、宜昌城東公園、天湖風景區、共同革命烈士陵園、白馬山炮樓等旅游景點,有宜昌紅油小面、宜昌涼蝦、盆景、苕果子、干燒銅魚、宜昌茶等特產,有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枝江民間吹打樂、下堡坪民間故事、土家族撒葉兒嗬、宜昌絲竹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