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港村 | 隸屬:高橋鎮 |
區劃代碼:421202108228 | 代碼前6位:4212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L |
長途區號:0715 | 郵政編碼:4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洪港村以洪港而得名。遠古時期,傳說惡龍堵住了白巖泉洞口,河床干凅,田地龜裂,禾苗枯萎,人畜飲水十分困難。這時,恰好四處巡游的風水先生羅文來到干裂的白巖泉洞口,決心深入洞穴求水。他鉆進洞,發現兩條青龍,堵住洞口,還有兩條正在深潭中戲水。堵住洞口的青龍發現了人,頓時兩條青龍張開血盆大口,發威似的向羅文猛撲過來。說時遲,那時快,羅文一下子翻到龍背上,隨著洶涌澎湃的洪峰向洞口沖出。這時,洞外烏天黑暗,電閃雷鳴,瓢潑的大雨不停地下。羅文死抱著龍背,隨著青龍狂奔。一會,把船山(洪港船山)掀起了個底朝天,青龍藏入船底下修煉去了。羅文被掀到洪峰中,使勁地游上岸后,還是去巡游去了。洪水流了七七四十九天,成了一條河。因此,人們把條河取名為“洪港”。又一說,以轄區內大屋洪的“洪”和發源于白巖泉流經村內的港定名。
基本介紹:
洪港村位于高橋鎮幕埠山北麓,由原來的洪港村和天橋村合并,版圖面積3平方公里,轄區13個村民小組,526戶1998人,耕地面積4172畝,林地面積11000畝,水塘22口,劉均淑水庫1座,全村以種植水田和大棚養殖為主,2018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0元。
洪港村與劉楨村、劉英村、白巖泉村、王旭村、白水村、高橋村、黃鐵村、石溪村、澄水洞村、高橋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隸屬鄂城縣馬跡鄉馬一里。
民國時期,大屋洪等13個村莊、阮家等2個村莊所在的高橋保改為高橋鄉(小鄉),隸屬鄂城縣毛家區。
1950年5月,大屋洪等13個村莊、阮家等2個村莊所在的高橋鄉隸屬鄂城縣高橋區(駐劉楨清溪饒)。
同年7月,大屋洪等13個村莊、阮家等2個村莊所在的高橋鄉隸屬鄂城縣十三區(駐清溪饒)。
1951年5月,成立農業生產互助組。
1952年8月,大屋洪等13個村莊、阮家等2個村莊所在
周邊相關:
洪港村附近有楚天瑤池、咸寧市博物館、澄水洞旅游區、潛山國家森林公園、鳴水泉、漢商溫泉養生園等旅游景點,有白水畈蘿卜、向陽湖蓮子、咸寧桂花糕、楊堡辣椒、咸安磚茶、咸寧桂花等特產,有木雕(通山木雕)、通城拍打、通山山歌、通山神歌、通山山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