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劉家橋村 | 隸屬:桂花鎮 |
區劃代碼:421202107237 | 代碼前6位:4212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L |
長途區號:0715 | 郵政編碼:437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一橋梁,名劉家橋,故名。
榮譽排行:
2023年11月,劉家橋村被確定為2023年湖北省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劉家橋村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村。
2021年1月,劉家橋村入選2021年度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名單。
2019年12月,劉家橋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8年11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劉家橋村2018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14年11月,劉家橋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1年7月,劉家橋村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10年9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劉家橋村為2009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基本介紹:
在湖北省咸寧市桂花鎮,有一個聚族而居4個世紀的古村落──劉家橋村,被譽為“楚天民俗第一村”。劉家橋古民居始建于明崇禎3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同父異母小弟彭城王主劉交后裔劉元牙始建。劉家橋4處居民村落建筑總面積3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間,樓道38條,天井54個,建筑風格為明清古莊園建筑雛形,其建筑規模龐大,民風淳樸,古樸秀麗。此外,劉家橋還是歷史上遠近聞名的書香門戶,素有“墨莊世第”之稱。據統計,這里在民國前有舉人2名,貢生2名,庠生2人,秀才23人,在劉家橋的堂屋上方,隨處可見古代各種授匾。近年來,隨著保護和開發的有機結合,劉家橋被授予“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旅游名村”等稱號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隸屬咸寧縣金城鄉三都、十二都。
民國時期,老屋、上新屋、下廠、下新屋、萬家壟、老麥窩、新麥窩、塘窩、宋家壟、劉家灣、曹鐵、七里窩12個村莊,白泉(又名白泉徐)、獅子溝2個村莊,隸屬咸寧縣和樂鄉(駐柏墩街)白泉保(駐白泉徐)。
巖西吳、巖西徐、蚌殼、桃坪、阮家、小港5個村莊,隸屬咸寧縣和樂鄉小港保(駐桃坪小港)。
同年6月,老屋等12個村莊和白水等2個村莊所在的白泉保、巖西吳等5個村莊所在的小港
周邊相關:
劉家橋村附近有楚天瑤池、咸寧市博物館、澄水洞旅游區、潛山國家森林公園、鳴水泉、漢商溫泉養生園等旅游景點,有白水畈蘿卜、向陽湖蓮子、咸寧桂花糕、楊堡辣椒、咸安磚茶、咸寧桂花等特產,有木雕(通山木雕)、通城拍打、通山山歌、通山神歌、通山山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