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田堡村 | 隸屬:坪壩營鎮 |
區劃代碼:422826102228 | 代碼前6位:4228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官田堡村位于坪壩營鎮鎮楊洞至新場集鎮公路干線,全村8個網格,241戶,1195人,勞動力472個,外出務工146人。耕地面積1075畝,其中水田240畝,旱地835畝。現有村干部7人,支部成員3人,村委成員4人,全村有正式黨員23人,預備黨員1人,外出黨員6人。
近年來,村支兩委利用官田堡村交通便利、信息便捷等優勢,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建成了500辣椒基地,300畝蔬菜基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2100元,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較大幅度提高。
官田堡村與甲馬池社區、黃鱔壩村、筒車壩村、馬家溝村、茍家營村、沙道灣村、墨池寺村、老巖孔村、土司壩村、旋坨村、鏵廠村、梨樹埡村、廖家田村、三岔壩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設咸豐縣前,與縣境歸屬同。
設咸豐縣后屬咸豐縣。
乾隆元年(1736),張家坪建巡檢署。
乾隆四年(1739)縣下編里,屬上平陽里。
民國前期,上平陽里設6防團,分屬楊洞、新場、甲馬池、老巖孔、梨樹壩、灣田等團防,屬楊洞團防。
民國二十一年(1932),推行區、鄉、保、甲制度,屬第一區。
民國三十年(1941)八月,撤區制,裁聯保建鄉,鎮域分屬楊灣鄉、新甲鄉,屬楊灣鄉。
建國后區
周邊相關:
官田堡村附近有唐崖土司城址、恩施唐崖河旅游風景區、坪壩營生態旅游區、唐崖土司江山黃金洞、小南海、唐崖寺村等旅游景點,有唐崖茶、小村紅衣米花生、咸豐白術、神豆腐、土家織錦“西蘭卡普”、苗家絞股藍等特產,有咸豐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咸豐“地盤子”、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土家擺手舞、咸豐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