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城街道 | 隸屬:襄城區 |
區劃代碼:420602002 | 代碼前6位:420602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轄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7920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襄樊市襄城區內環西路8號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中山巷社區 | ~001 | 主城區 | 襄城區昭明街道中山巷社區居委會成立于2001年3月,地處市中心,是市“四大家”生活區及市人大、市政協辦公所在地。東至襄陽公園,西至慧安巷,南至東大街,…[詳細] |
荊州街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荊州街社區地處襄城老城區,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東至慧安巷,西至石壺巷,北至新街口,南至東大街,共有4個居民小組,4家企事業單位,轄區有居民2511…[詳細] |
新街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新街社區居委會面積0.3平方公里,地處襄陽古城中心,東與荊州街社區接壤,西至北街中心線,南與昭明臺社區接壤,北至漢江中心線。轄區現有居民3260戶,8…[詳細] |
楊家花園社區 | ~009 | 主城區 | 楊家花園社區位于襄城昭明境內,它東至北街中心線,西至護城河,南到許指揮巷,北至漢江中心線,轄區面積0.5公里,現有人口3105戶,7763人,黨員41…[詳細] |
卉木林巷社區 | ~010 | 主城區 | 襄城區卉木林巷社區位于襄城區北街,轄區面積0.5平方公里。社區居民3008戶6084人,轄區單位9個,分為8個網格。社區黨員16名,其中在職黨員6名。…[詳細] |
馬王廟社區 | ~011 | 主城區 | 馬王廟社區位于古襄陽城中心,面積約0.3平方公里,因歷史上曾建有馬王廟,故名。轄區呈東西走向,自北街至卉木林巷長0.28公里,寬4米。隸屬原中街居委會…[詳細] |
昭明臺社區 | ~012 | 主城區 | 昭明臺社區位于襄陽城中心區域,東與荊州街社區相鄰,西至北街中心線,南起東街中心線,北至新街口,轄區面積約0.4平方公里,約3082戶7430余人。轄區…[詳細] |
紅花園社區 | ~015 | 主城區 | 大北門社區地處襄城老城區,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東至內環路,西至古城墻,北至濱江大道,南至新街口,共有5個居民小組,5家企事業單位,轄區有居民203…[詳細] |
民主路社區 | ~016 | 主城區 | 襄城古城辦事處民主路社區地處襄城南大街中心線以西,民主路中心線以南,西南至護城河,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4140戶居民,10620人,黨員369人。…[詳細] |
西街社區 | ~017 | 主城區 | 西街社區居委會地處中心城區,轄區單位4家,是集商貿、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繁華地帶。西街社區東起襄城南街西至護城河,北起襄城西街南至民主路、…[詳細] |
仲宣樓社區 | ~018 | 主城區 | 仲宣樓社區成立于2001年8月,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現有4個居民小組,居民3850戶,常住人口8960人,流動人口125人,轄區行政企業單位6個,…[詳細] |
綠影壁社區 | ~019 | 主城區 | 綠影壁社區成立于2001年8月,轄區面積0.3平方公里,轄區范圍以運動路以南,南大街以東,陳候巷以北,文宣路以西。轄區單位6個,13個居民組。社區總戶…[詳細] |
王府口社區 | ~020 | 主城區 | 王府口社區居委會成立于2001年1月,轄區面積0.16平方公里,位于襄城區東南大街中心地段,東至荊南街中心線,與馮家巷社區接壤,南至運動路中心線,西起…[詳細] |
馮家巷社區 | ~021 | 主城區 | 馮家巷社區居委會成立于2001年8月,轄區范圍以東大街以南,荊南街以東,運東路以北至市教育局,面積0.18平方公里,轄區單位13個,2個居民組。社區總…[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位于襄陽古城,故名。
基本介紹:
古城街道辦事處是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下轄的一個鎮級別街道辦事處。是由原明昭街道辦事處和王府街道辦事處合并而成,新的古城街道辦事處政府駐地原明昭街道辦事事處,下轄15個社區,戶籍人口77921人,版圖面積3.59平方公里。
古城街道辦事處下轄:楊家花園、馬王廟、卉木林、明昭臺、新街、中山巷、荊州街、大北門、民主路、痛馮家巷、紅花園、西街、王府口、仲宣樓、紅影壁等十五個社區。
文化旅游:
綠影壁在襄陽市襄陽城東南隅。因全用青綠色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正統元年(1436年)襄王朱瞻墡,自長沙徙封是邑,營造宮室,此壁就是當年王府門前的照壁。崇禎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毀,唯
襄陽的仲宣樓在東南角城墻之上。為紀念東漢末年詩人王粲在襄陽作《登樓賦》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王粲為“建安七子”之一,在襄陽15年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一腔憤懣化為《登樓賦》這一千古絕唱。襄
昭明臺也稱鐘鼓樓,為襄陽標志性建筑。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根據歷史記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鐘鼓,為方城勝跡。”1990年在考證昭明臺1000多年歷史的基礎上,重建昭明
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同為襄陽府城、襄陽縣城;清宣統年間(1908-1912),名第一區(自治局駐襄陽城),屬襄陽縣。
1912年,沿用清制,名稱、歸屬不變;1920年,名一區(區團防局駐襄陽城),歸屬不變;1930年,名第一區(區公所駐襄陽城),歸屬不變;1936年,名第一區(區署駐襄陽城),歸屬不變;1941年,名昭明鎮,歸屬不變。
1949年1月,名襄城區(區級)愛國民主政府,轄襄陽
區劃: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古城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