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海口鎮 | 隸屬:仙桃市 |
區劃代碼:429004113 | 代碼前6位:42900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M |
長途區號:0728 | 郵政編碼:433000 |
轄區面積:約115.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6萬人 |
人口密度:約3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柴河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明代屬沔陽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屬沔陽州西方寶成鄉;民國二十一年(1932)屬沔陽縣第七區(通海口);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沔陽縣第三區(潘…[詳細] |
永湘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明代屬沔陽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屬沔陽州西方寶成鄉;民國二十一年(1932)屬沔陽縣第七區(通海口);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沔陽縣第三區(潘…[詳細] |
堤灣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堤灣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東風中隊;1961年更名為通海口區東風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1980年更名為通海口公社堤灣大…[詳細] |
大合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大合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大合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大合大隊;1980年10月以大隊境內婁沈家臺更名為婁…[詳細] |
馬套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團結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團結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團結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1980…[詳細] |
協偉村 | ~203 | 村莊 | 1950年屬通海口區協偉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協偉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協偉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1984…[詳細] |
碾盤村 | ~204 | 村莊 | 1950年屬通海口區碾盤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年碾盤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碾盤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198…[詳細] |
永長河村 | ~205 | 村莊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永河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永長河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1980年以境內…[詳細] |
石垸村 | ~206 | 村莊 | 1950年屬通海口區石垸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石垸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石垸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1984…[詳細] |
采桑村 | ~207 | 村莊 | 1950年屬沔陽縣第八區(通海口);1956年5月屬通海口指導組官路鄉;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區四合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官路公社四合大隊…[詳細] |
向陽村 | ~208 | 村莊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鄉天星村;1958年更名為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天星中隊;1961年更名為通海口區天星公社天星大隊;1966年更名為通海口區天星公…[詳細] |
陳閘村 | ~209 | 村莊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1958年更名為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陳閘中隊;1961年更名為通海口區天星公社陳閘大隊;1975年1月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詳細] |
東堤村 | ~210 | 村莊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東堤中隊;1961年更名為通海口區天星公社東堤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19…[詳細] |
新街村 | ~211 | 村莊 | 1950年屬通海口區新街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新街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天星公社新街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1984…[詳細] |
王家渡村 | ~212 | 村莊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1961年屬通海口區;1964年屬通海口區公社東方紅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東方紅大隊;198…[詳細] |
熊廟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1958年更名為通海口公社熊廟中隊;1961年更名為通海口區曙光大隊;1966年更名為通海口區曙光大隊;1980年10月更…[詳細] |
蘇灘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蘇灘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蘇灘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天星公社蘇灘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1984…[詳細] |
武腦村 | ~215 | 村莊 | 1950年屬通海口區武腦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武腦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天星公社武腦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1984…[詳細] |
潘壩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潘壩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潘壩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天星公社潘壩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區;1984…[詳細] |
共和村 | ~217 | 村莊 | 共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星紅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星紅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區星紅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小河公社星紅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區;1984…[詳細] |
柳李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通海口區柳李村;1958年屬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區柳李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小河公社柳李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區;1984…[詳細] |
桂花臺村 | ~220 | 村莊 | 1950年屬通海口區四合大隊;1958年通海口公社為小河管理區四合中隊;1961年屬通海口區小河公社四合大隊;1975年屬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區;198…[詳細] |
陳家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陳家村;1958年更名為通海口公社潘場管理區陳家中隊;1961年更名為通海口區潘場公社陳家大隊;1975年1月屬通海口公社毛范垸…[詳細] |
五七村 | ~222 | 村莊 | 以向、曾、黃、張、曹五姓居民和云潭垸、黃李垸、張家垸、周家垸、長湖、綠豆湖、爛泥灣7個小地片綜合命名。…[詳細] |
海峰村 | ~223 | 鎮鄉結合區 | 1950年屬八區(通海口);1958年更名為通海口公社菜園大隊;1961年屬通海口公社;1975年屬通海口鎮;1980年更名為海峰大隊;1984年更名…[詳細] |
排湖村 | ~224 | 村莊 | 排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通海口漁場村 | ~225 | 村莊 | 通海口漁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鎮名來源:一說此地有一渡口,在址搖渡的系一童子伢,故稱童伢口;一說古云夢澤煙波浩淼如海,址地屬澤邊進出之口,故稱通海口;還有一說:昔日有地下潛河之水在址流出地面,而且水流不斷,眾謂址水來自大海,乃稱之為通海口。后來遷居址地者日多,到清光緒年間,就形成了通海口鎮。
基本介紹:
通海口鎮位于市境西南部,南臨洪湖,西接監利,是三縣市交界的口子鎮。下轄24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個原種場。國土面積115.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1640畝,其中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總戶數13萬戶,總人口55158人,其中城鎮人口2.8萬人。
全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29.1%;地區生產總值4.5億元,增長33.4%;社會固定資產總投入9760萬元,增長8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8550萬元,增長68%。實現工業增加值3.2億元,比上年增34%,產品銷售收入不敷出0億元,增32.2%;實現工業利稅3000萬元,增35.7%;工業用電量達成1100萬度,增長25%。諾得勝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通海口鎮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2019年12月,通海口鎮被命名為2019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曹場墓群(漢-南北朝):位于通海口鎮五七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分布在排湖西邊平地上,南北向,原有幾處大型封土堆自北向南排列,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農田水利建設中被鏟成平地。當地村民挖溝時在30
碾盤國民革命軍陸軍128師工事遺址(1938年):位于通海口鎮碾盤村三組,中灌渠及三組村莊南邊。遺址現為一長方形高臺,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70米。最高處比周圍高出約3米,有一片茂密的竹林
采桑墓群位于通海口鎮采桑村七組,年代為漢—唐。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采桑墓群被公布為仙桃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云潭垸墓群位于通海口鎮陳家村,年代為南北朝。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云潭垸墓群被公布為仙桃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采桑臺遺址位于通海口鎮采桑村七組,年代為唐、宋。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采桑臺遺址被公布為仙桃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7年設立通海口區公所,1958年改為通海口公社,1984年改為通海口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