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響灘村 | 隸屬:昭君鎮 |
區劃代碼:420526102202 | 代碼前6位:4205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響灘指水流湍急,潺潺有聲。
基本介紹:
響灘村位于昭君鎮(原高陽鎮)東北方,香溪河右岸,屬三峽庫區移民村,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海拔分布在165-450米,適宜種植柑橘,全村國土面積8768畝,耕地面積165畝,其中水田2畝,旱地163畝,柑橘總面積1194畝。2003年鎮政府進行合村并組,現轄4個村民小組,582戶1594人,勞動力954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07萬元,人均純收入2779元,主要經濟來源有柑橘、蔬菜、勞務、畜牧。
響灘村力爭在5年內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鳳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把增加農民收入和改變農村面貌作為建設新農村的首要任務。經濟發展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
文化旅游:
林科所歐式建筑位于興山縣昭君鎮響灘村四組,2011年入選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響灘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命名響灘大隊,隸屬妃臺公社;1984年將響灘大隊更名響灘村村民委員會仍隸屬妃臺公社;1987年將妃臺公社、高陽鎮合并更名為高陽鎮隸屬;2002年將響灘村、后溝村、耿家河村合并命名為響灘村村民委員會仍隸屬高陽鎮;2009年將高陽鎮更名為昭君鎮,隸屬昭君鎮至今。
周邊相關:
響灘村附近有林科所歐式建筑、昭君故里、朝天吼漂流、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高嵐大峽谷、萬朝山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興山石蛙、榛子薄皮辣椒、興山楊魚、興山白茶、興山臍橙、昭君眉豆等特產,有王昭君傳說、興山民歌、興山地花鼓、興山圍鼓、枝江民間吹打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