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夫子社區 | 隸屬:古夫鎮 |
區劃代碼:420526101002 | 代碼前6位:4205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據《興山縣志(光緒版)》記載:“鄒家嶺有夫子巖,宋狀元奐谷珍墓在焉”,故稱夫子。2002年縣城搬遷至古夫鎮后,將夫子巖居民委員會所轄范圍,命名夫子社區居民委員會。夫子,舊時對文人、學者尊稱夫子。
基本介紹:
(一)概況
夫子社區,建于2009年12月。居委會設在夫子巖小區167號。因夫子巖而得名。東至北斗坪社區,南至麥倉村,西至三步埡,北至龍珠社區。夫子社區轄8個居民小區,4174戶,常住人口7074人,面積7平方公里。
社區駐有古夫鎮人民政府、體育館、客運站、古夫中學、興山縣外國語小學、興山縣職教中心、興山縣人民醫院,古夫鎮惠民醫院等機關事業單位。
古夫河從社區內通過,古夫大橋連通夫子和北斗坪兩社區。
2010年被湖北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四無”社區。
2010年被宜昌市消費者協會評為“先進維權站”。
2007年被湖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財政廳
歷史沿革:
夫子社區居民委員會,1958年命名夫子巖居民委員會,隸屬古夫公社;1987年將古夫公社更名古夫鎮時隸屬;2001年將平水鄉、古夫鎮合并建古夫鎮,仍隸屬;2002年縣城搬遷至古夫鎮,將夫子居民委員會命名夫子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古夫鎮至今。
周邊相關:
夫子社區附近有昭君故里、朝天吼漂流、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高嵐大峽谷、萬朝山自然保護區、李來亨抗清遺址等旅游景點,有興山石蛙、榛子薄皮辣椒、興山楊魚、興山白茶、興山臍橙、昭君眉豆等特產,有王昭君傳說、興山民歌、興山地花鼓、興山圍鼓、枝江民間吹打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