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育林村 | 隸屬:榛子鄉 |
區劃代碼:420526202202 | 代碼前6位:420526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調查,溝岸林業資源豐富,解放后人民公社化時命名育林溝,村依溝名冠稱。
榮譽排行:
2017年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育林村為2016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基本介紹:
相傳漢朝有一員大臣李林出生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后作為娘家人送昭君出塞,為胡漢和親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了緬懷這位大臣的豐功偉績,把這個偏僻的山村取名為“李林村”。后來在世代的傳承中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育林村。該村平均海拔1300米,國土面積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 3539畝,轄286戶979人,以煙葉、蔬菜、食用菌、畜牧、核桃為主導產業,完成煙葉787畝,收入139.4 萬元;蔬菜300 畝,收入150萬元,食用菌10萬袋,收入30萬元;出欄商品生豬1122頭,收入60萬元,出欄商品山羊1737 只,收入86萬元;發展核桃550畝;全村經濟總收入實現4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0元。
歷史沿革:
育林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命名育林大隊,隸屬榛子公社;1984年將育林大隊變更為育林村民委員會隸屬;1987年撤社建鄉時,隸屬榛子鄉;2002年村級合并時,將育林村、上官村合并命名育林村村民委員會,隸屬榛子鄉至今。
周邊相關:
育林村附近有昭君故里、朝天吼漂流、昭君村古漢文化游覽區、高嵐大峽谷、萬朝山自然保護區、李來亨抗清遺址等旅游景點,有興山石蛙、榛子薄皮辣椒、興山楊魚、興山白茶、興山臍橙、昭君眉豆等特產,有王昭君傳說、興山民歌、興山地花鼓、興山圍鼓、枝江民間吹打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