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宣恩縣 > 曉關侗族鄉

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曉關侗族鄉

[移動版]
地名:曉關侗族鄉隸屬宣恩縣
區劃代碼:422825203代碼前6位:422825
行政區域:湖北省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行政級別:鄉車牌代碼:鄂Q
長途區號:0718 郵政編碼:445000
轄區面積:約429.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2.8萬人
人口密度:約6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下壩社區~001村莊
2020年4月宣恩縣人民政府同意設立下壩社區居民委員會,地處曉關侗族鄉黃河村中部,管轄范圍為鄉直單位、改制企業及單位、黃河安置點、下壩安置點,下壩社區…[詳細]
黃河村~200鄉中心區
這里有一條小河流過,河上架有一座石橋,不遠處有一黃姓人家居住,人們將此橋稱為黃河橋,故將此河稱為黃河,故名。…[詳細]
大巖壩村~203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臥西坪鄉第2保;1949年屬大巖壩村;…[詳細]
野椒園村~206村莊
此村野花椒樹多,故名。清乾隆年間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石虎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曉關鄉第11保;1949年屬…[詳細]
張官村~209村莊
有一位姓張姓衙署官員,仕途不暢,退避官場后來到此地,為求生計自謀職業,開鋪經商,村民為紀念他,稱張姓經營的商店為張官鋪,稱張官鋪周圍一帶為張官,故名。…[詳細]
草壩村~212村莊
此地荒無人煙,野草叢生,土地肥沃,適宜人類居住,于是移民相繼遷來建房定居,開墾土地,在人口相對集中,交通方便之處建立起華市,方便了附近村民,吸引了外地…[詳細]
貓山村~214村莊
貓山壩是象形地名,這里山水險惡,怪石林立,一架似虎形的山座落在壩北,當地人忌諱“虎”而說成貓,故名。…[詳細]
桐子營村~215村莊
在明末清初,實行移民政策,一批湘、奧、滇、川籍人民被趕到山大人稀的地方為生,開墾種植,當這里荒無人煙,外鄉人結算為記,手指為界,這里桐子林密集叢生,客…[詳細]
中村壩村~216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臥西坪鄉第9保;1949年屬中村壩村;…[詳細]
倒洞塘村~220村莊
村內有一個倒蓋似的山洞,洞里有水塘,故名。…[詳細]
堰塘坪村~221村莊
在椒石公路與堰塘桐路匯合處,有一大坪,此處地勢低,漲水時常被淹沒,水消得慢,好似堰塘,故名。…[詳細]
覃家坪村~223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縣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年)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宣恩縣臥犀坪鄉第8保;1949年屬覃家坪;…[詳細]
茅坡田村~225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臥西坪鄉第七保;1949年屬茅坡田村;…[詳細]
沙水田村~228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臥西坪鄉第5保;1949年屬沙水田村;…[詳細]
大咸村~229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縣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年)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宣恩縣臥犀坪鄉第5保;1949年屬大咸村;…[詳細]
匠科村~230村莊
各種手藝人多,九佬十八匠齊全,故名。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臥…[詳細]
八臺村~231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東鄉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屬宣恩縣臥西坪鄉第4保;1949年屬八臺村;1…[詳細]
貢橋村~240村莊
清朝末年,一田姓領頭,通過募捐的形式在境內兩條河流(三房溝、田家溝)的交匯處建起一座石拱橋,在當時的周邊算是最高的橋梁(1945年的特大泥石流將橋沖垮…[詳細]
七眼泉村~241村莊
康熙48年“湖廣填四川”,龍再朝的先祖于湖南沅洲芷江遷徙至宣恩,居杉木嶺后分遷此地,村旁有七個洞眼冒水,出魚,故名。…[詳細]
齊躍村~242村莊
清乾隆元年(1736)屬宣恩縣施南宣撫司;清同治二年(1863年)屬宣恩縣施南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宣恩縣臥西坪鄉第6保;1949年屬山尖坳村…[詳細]
西坪村~243村莊
傳說古時候,關口洞中有一頭犀牛,在大山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溪順海椒坪注入關口洞中,洞內冬暖夏涼,洞外溪溝路邊平地沃土,野草茂盛,環境幽靜,正是犀牛棲息的…[詳細]
大山村~244村莊
居民建房定居在海拔高的大山坪地之處,故名。…[詳細]

地名由來:

曉關原名筱關,筱即一種細小的寮竹,未開發前寮竹漫山遍野;前有卡黃梁大山口,后有地勢險惡的關口,故名為筱關。后人為了書寫方便,改為小關。抗日戰爭時期,改稱曉關,以示光明吉祥之意。

基本介紹:

"曉關侗族鄉是全省10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全鄉國土面積為42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萬畝,林地22萬畝。鄉人民政府駐地——曉關集鎮距離宣恩縣城25公里,椒園——石門坎公路橫貫其境,是川渝鄂通往的要沖地帶。全鄉轄40個行政村,441個村民小組,1.2萬戶,總人口4.3萬人,其中侗族人口約75%。2005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為2000元;全鄉公路里程達388公里,其中油路150公里。

全鄉堅持“穩煙、壯茶、興梨、養畜、強藥”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思路,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構建農村板塊經濟。每年種植煙葉2萬畝以上,建立五個千畝“煙葉經濟帶”;建好萬畝“茶葉經

+查看詳細曉關侗族鄉概況>>

榮譽排行: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曉關侗族鄉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茶葉)。

文化旅游:

禹王宮古戲樓

禹王宮古戲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曉關侗族鄉黃河村十三組)。保護范圍:以戲臺為中心向外延伸,東面至封火墻8米,南面至巖院壩15米,西面至封火墻8米,北面至山門石墻1米。建設控制地帶:自

野椒園張氏侗寨

野椒園張氏侗寨位于宣恩縣曉關侗族鄉野椒園村,清代建筑。坐西南朝東北。里面是天井屋,外面是吊腳樓,建筑面積1700余平方米。天井屋有上下兩層地基,后部建正屋、天井,前部倒座吊腳,設為過道。右側

歷史沿革:

明代以前,屬土司地。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宣恩縣石虎里。

民國時期,為曉關鄉和西坪鄉。

1949年11月,設曉關區。

1958年10月,撤銷曉關區劃為東風、鋼火兩大公社。

1961年,成立曉關區。

1975年,撤區并社,為曉關公社和桐子營公社。

1984年5月,撤社建區,建立曉關區。

1995年10月,分為曉關區和桐子營區。

1996年12月,更名為曉關侗族鄉和桐子營侗族鄉。

2001年3月,兩鄉合并為曉關

+查看詳細曉關侗族鄉歷史沿革>>

伍家臺貢茶

地域范圍伍家臺貢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湖北省宣恩縣人民政府《關于界定“伍家臺貢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域范圍的函》(宣政函〔2007〕44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湖北省宣恩縣萬寨鄉伍家臺村、板場村、馬鞍

宣恩貢水白柚

貢水白柚屬于湖北省所獨有的特色水果,宣恩李家河鄉即為它的原產地,貢水白柚憑借酸可口、耐貯藏等優良特質,而享譽全國,宣恩縣并于零一年被國家林業總局授予了“中國白柚之鄉”的光榮稱號。貢水白柚果實倒卵圓形,


以下地名與曉關侗族鄉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 五月天在线视频亚洲 | 天堂va中文在线官网 |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女同 | 亚洲欧美国产色婷婷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