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方家咀村 | 隸屬:方家咀鄉 |
區劃代碼:421124200212 | 代碼前6位:4211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J |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英山東西二河會合后稱為南河,南河從兩河口南流15里,有源出仰天窩的河流來會。在兩河匯合處,形成一個狹長的三角洲,且地勢較高,這種地形在英山大都被稱之為嘴。該三角洲最早由方姓在此定居,故被稱之為方家嘴。因為方家嘴的“嘴”字書寫比較復雜,民間和官方時常有人將其書寫成“咀”,漸漸地將“方家嘴”書寫成“方家咀”就成了約定俗成。舊時方家咀從居民點逐步發展成一個小集鎮,且仍以方家咀為名,其名還輻射周邊一些村落,成為地片。新中國成立,縣政府曾在方家咀建立人民公社和鄉級政權組織,其轄區亦稱為方家咀。
基本介紹:
方家咀村地處方家咀鄉政府所在地,全村11個村民小組,355戶,1230人,其中黨員45人。耕地面積802畝,山林面積3059畝,版圖面積3.5平方公里。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522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7.213萬元。
方家咀村與大畈河村、竹園港村、閔家河村、熊家沖村、石龍頭村、新橋村、余家咀村、雞鳴河村、向垅垸村、四棵楓村、桑園村、段家坳村、葫蘆盆村、伯仲橋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朝屬安仁里。
民國時期刷瓦雞鄉。
解放初期屬彭畈區。
1955年名國光社,屬第七區。
1956年屬于瓦前區。
1958年改名為新民三大隊,屬衛星公社。
1966年改名為民主六大隊,屬南河區。
1976年改名為方家咀大隊,屬南河公社。
1985年改名為方家咀村村民委員會,屬南河區方橋鄉。
1987年屬方家咀鄉。
2020行政村布局調整后,排行塆村與方家咀村合并。
周邊相關:
方家咀村附近有吳家山森林公園、桃花沖森林公園、南武當山風景區、英山四季花海景區、烏云山茶葉公園、九龍島生態旅游度假區等旅游景點,有英山蒼術、英山桔梗、英山云霧茶、英山茯苓、英山天麻、英山茶鄉雞等特產,有武當派秘傳內家拳法、英山纏花、英山花鼓、團黃貢茶傳統制作技藝、英山采茶戲、工尺鑼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