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澗沖村 | 隸屬:楊柳灣鎮 |
區劃代碼:421124107218 | 代碼前6位:4211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J |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英山人常把山谷間的小河稱之為澗。下澗沖就是因為有一條發源于英山尖的小河流經該地,河流雖未被正式命名,但實際上也被視作為澗。當河流兩岸被開墾之后,該地即被稱為沖,因河流兩岸的開發一般從下游開始,所以最早開發的下游就被命名為下澗沖。村民委員會建在此地,故名。
基本介紹:
楊柳灣鎮東部,位于英山尖,主卜寨腳下,東與安徽省岳西縣朱子村及本鎮楊樹堰村相連,西與本鎮北流水村相連,北與本鎮水口橋村相連,南與本鎮新鋪街村、竹林鋪村相連,版圖面積6.58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是個庫區、貧困地區,省際周邊地區于一體的高寒山頭村,以高山、峽谷為主要地貌,全村構成兩條沖,一是從北流水村進村(西進)中下澗沖村,二是從新鋪街村進村(南進)中呂家沖村。
人口狀況: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366戶1230人,外出務工400人,空巢老人100人,留守婦女200人,留守兒童50人,建卡貧困戶173戶605人,其中農村低保戶85戶93人,五保戶32人。
村級組織:村黨支部班子成員3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屬廣聚里。
民國時期屬水亭鄉。
解放初期屬楊柳區。
1956年后由四個初級社合并為白楊高級社,屬楊柳灣指導組。
1958年后改名為群聲3大隊,屬東方紅公社水口橋管理區。
1970年水口橋與西莊畈合并改名為群紅7大隊,屬楊柳區西莊畈公社。
1979年拆隊,改稱西莊畈7大隊。
1980年改名為下澗沖大隊,屬楊柳公社西莊畈管理區。
1984年后更名為下澗沖村村民委員會,歸屬楊柳區西莊畈鄉。
1987年屬楊柳灣鎮至
周邊相關:
下澗沖村附近有吳家山森林公園、桃花沖森林公園、南武當山風景區、英山四季花海景區、烏云山茶葉公園、九龍島生態旅游度假區等旅游景點,有英山蒼術、英山桔梗、英山云霧茶、英山茯苓、英山天麻、英山茶鄉雞等特產,有武當派秘傳內家拳法、英山纏花、英山花鼓、團黃貢茶傳統制作技藝、英山采茶戲、工尺鑼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