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集村 | 隸屬:新市鎮 |
區劃代碼:420683104222 | 代碼前6位:42068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很久以前,有位姓邱的漁夫,每天打了很多魚,就想著賣掉,就在此設集,久而久之,村民都在此買賣,很是紅火,以此命名為新集。
基本介紹:
新集村地處新市集鎮東15公里處,版圖面積7平方公里,全村所轄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25人,290戶,勞力420人,村兩委干部6人,黨員37人,其中女黨員7人,耕地面積2316畝,其中水田1100畝。
農業產業種植有小麥、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菜籽等農作物。
村特色經濟亮點主要是:優質桃種植,年產值280萬元,占農業收入的65%,為新集村龍頭產業;養豬場5家,存欄母豬120頭,年銷售肉豬1200頭以上,產值300萬元以上。新集村以種植優質桃、養殖業為支柱,使新集村經濟發展逐年邁向新臺階。
新集村與張巷村、錢崗一村、前井村、西李灣村、泉溝村、任崗村、新市社區、鄧棚村、王老莊村、孟子坪村、湯河村、彭莊村、李樓村、東李灣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26年重修寺廟改稱“新寺”。
1947年農歷冬月初五下午3時許解放,當時為新寺鄉,屬鹿頭區管轄。
1951年11月,土改后民主建政時,全縣調整區劃,新市從鹿頭區分出并排列為第十五區,同時成立“中共棗陽縣第十五區委員會”、“棗陽縣第十五區區公所”。
1956年5月,全縣區級機構又進行了調整合并,新市又劃歸鹿頭區管轄。
仍為新寺鄉。
1958年,人們認為新寺的“寺”字帶有宗教色彩,加之又整修了舊街道,因而就
周邊相關:
新集村附近有白水寺風景區、無量臺風景區、唐梓山、白竹園寺國家森林公園、青龍山熊河風景區、白竹園寺等旅游景點,有平林鎮大米、四井崗油桃、棗陽半枝蓮、棗北黃牛肉、棗陽梨、棗陽油茶等特產,有棗陽粗布制作技藝、大頭和尚戲柳翠、襄陽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畫、趕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