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東工作局 | 隸屬:高新區 |
區劃代碼:587 | 代碼前6位:58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鄂S |
長途區號:0722 | 郵政編碼:441300 |
人口數量:約6.8萬人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望城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望城崗起源于康熙年間,那時從漢口到隨州官道經過漂水河,河上沒橋,靠人工擺渡過河,西行到望城崗。崗地凸起,行至崗頂就能望見隨州城,望城崗因此而得名。…[詳細] |
吳家老灣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吳姓祖先吳震東于清同治年間遷來此地,后經發展壯大,成為大家族,建當地最早的村莊。原村于1977年農田基本建設時拆除,同時拆除易家寨、虞家塆、五里鋪、柿…[詳細] |
十里鋪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十里鋪”指過去沒有陸路,只有水路,從老隨縣南門為出發點,十里為一個歇腳點,設有官道驛站,故取名十里鋪。…[詳細] |
熊家社區 | ~004 | 主城區 | 1955年取“新中國建立的偉大勝利”之意,成立勝利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時,改稱勝利大隊;1965年隸屬寨塆公社管轄;1975年撤區并社,…[詳細] |
寨塆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寨塆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裕民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建國初期廣大村民希望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故以發展集體經濟,人民共同富裕之意而命名為裕民。…[詳細] |
余家畈村 | ~200 | 村莊 | 以境內居民點“余家畈”名稱而派生命名。1949年10月設區,屬淅河區余家畈鄉管轄;1956年2月小鄉合并為大鄉,屬淅河區光化鄉管轄;1958年9月成立…[詳細] |
橋頭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橋頭”是淅孛公路大橋南頭的意思。廟感鋪村:1949年10月設區,屬淅河區管轄;1956年2月小鄉合并為大鄉,屬淅河區光化鄉管轄;1958年9月成立人…[詳細] |
魏家畈村 | ~205 | 村莊 | 以境內居民點“魏家畈”名稱而派生命名。沙畈村:明朝屬隨州淅河店;清朝屬隨州淅河店;民國屬隨縣淅河店。1949年10月設區,屬淅河區魏家畈鄉管轄;195…[詳細] |
興建村 | ~209 | 城鄉結合區 | “興建”取新建諧音,寓意興旺發達。聞家井村:1949年10月設區,屬淅河區劉包子鄉管轄;1956年2月小鄉合并為大鄉,屬淅河區十崗鄉管轄;1958年9…[詳細] |
碑家崗村 | ~215 | 村莊 | 以境內明朝的古墓碑和黃土崗地形而命名為碑崗村。…[詳細] |
青春村 | ~228 | 鎮鄉結合區 | 馬家鋪村:1949年10月設區,屬淅河區馬家鋪鄉管轄;1956年2月小鄉合并為大鄉,屬淅河區淅河鎮(管理區)管轄;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為淅…[詳細] |
基本介紹:
城東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