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牌鎮 | 隸屬:鐘祥市 |
區劃代碼:420881108 | 代碼前6位:4208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H |
長途區號:0724 | 郵政編碼:448000 |
轄區面積:約2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1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5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石牌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0年屬居民委員會;1958年居民下放,分屬居民委員會、農業社;1961年分屬居民委員會、荊臺大隊;2002年12月由荊臺村和石牌鎮居民委員會聯合…[詳細] |
賀集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1975年撤區并社,雨霖公社從石牌區分出后,人民公社機關駐地興建在今賀集村賀家集北500米處,始建一條街,沿街有銀行、工商、稅務、供銷、糧食、郵政、食…[詳細] |
白虎村 | ~201 | 村莊 | 相傳在清光緒年間,此地有一食宿店家,一天有一白發老者來店討飲食,一連幾天如此,某天早上,店家開門發現老者變白虎,人們本周相告,傳為傳說,由此得名。…[詳細] |
羅坪村 | ~202 | 村莊 | 上世紀80年代以居民點羅家坪命名村名為羅坪村。…[詳細] |
年豐村 | ~203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環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1950年屬鐘祥縣石牌區…[詳細] |
石崗村 | ~204 | 村莊 | 20世紀80年代以居民點上石崗和下石崗命名村名。…[詳細] |
王坡村 | ~205 | 村莊 | 上20世紀80年代以王家坡命名村名。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環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詳細] |
王坪村 | ~206 | 村莊 | 20世紀80年代以中心居民點王家坪命名村名。…[詳細] |
漢景村 | ~207 | 村莊 | 西漢時漢武帝劉徹,舉行封禪,祀神求仙,供奉其父漢景帝之神像興建的廟宇。…[詳細] |
桂竹村 | ~208 | 村莊 | 因境內生長著大片的竹林,而這種竹子叫桂竹故名。…[詳細] |
石巷村 | ~209 | 村莊 | 上世紀80年代以居民點石頭巷命名村名。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冷水)維強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鐘祥縣陽和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詳細] |
伍沖村 | ~210 | 村莊 | 以上伍沖和下伍沖為中心居民點,80年代后將村名命名為伍沖村。…[詳細] |
橫店村 | ~211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磐石鄉管轄,1950年屬鐘祥縣第六區(石牌…[詳細] |
周集村 | ~212 | 村莊 | 20世紀80年代以居民點周家集命名村名。…[詳細] |
賀集村 | ~213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1950年屬鐘祥縣第六區…[詳細] |
毛集村 | ~214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詳細] |
何巷村 | ~215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1950年屬鐘祥縣石牌區…[詳細] |
白龍村 | ~216 | 村莊 |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白龍在此地池塘內戲水,后人們稱此地為白龍池。…[詳細] |
彭墩村 | ~217 | 村莊 | 湖北省鐘祥市石牌鎮彭墩村(距荊門市城區中心15公里),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全村9個村民小組,320戶1159人,耕地9511畝,林地377畝,水…[詳細] |
皮集村 | ~218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鐘祥縣磐石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縣…[詳細] |
胡沖村 | ~219 | 村莊 | 以居民點上胡沖、下胡沖、小胡沖,統稱胡沖,以胡沖命名村名。…[詳細] |
胡劉村 | ~220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自強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詳細] |
鄭坪村 | ~221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自強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詳細] |
熊洲村 | ~222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1950年屬鐘祥縣第六區(石…[詳細] |
銅橋村 | ~223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詳細] |
丁沖村 | ~224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磐石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磐石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詳細] |
萬伏村 | ~225 | 村莊 | 萬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王龍村 | ~226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濱漢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石牌鎮管轄,1950年屬鐘祥縣第六區…[詳細] |
馬祠村 | ~227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濱漢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解放后,1950年屬鐘祥…[詳細] |
蔡臺村 | ~228 | 村莊 | 相從江西遷徙蔡氏三兄弟在此落戶,筑臺建房,繁衍生息,蔡臺由此得名。…[詳細] |
真武村 | ~229 | 村莊 | 傳說: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為四方之神獸。東漢時,石牌子沿江居民為防水怪,出資興建真武(玄武)廟,供奉真武大帝之神位。因真武主管水域,愿望他除水怪降妖…[詳細] |
唐灘村 | ~230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國民黨鐘祥縣第三區(石牌)濱漢鄉管轄,下設保甲制;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國民黨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詳細] |
曾臺村 | ~231 | 村莊 | 歷史上曾姓居民在此壘基筑臺建設家園,人們便稱之為曾家臺,故名曾臺。…[詳細] |
姚臺村 | ~232 | 鎮鄉結合區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國民黨鐘祥縣第三區(石牌)濱漢鄉管轄,下設保甲制;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國民黨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詳細] |
鄒巷村 | ~233 | 鎮鄉結合區 | 相唐朝時期一鄒姓人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逐漸形成居民點,且居民住房均為對面而居,中間成為街巷,人們稱之為鄒家巷。…[詳細] |
曹嘴村 | ~234 | 村莊 | 明朝一曹姓人家在山頭定居,形成居民點,故名曹家嘴。…[詳細] |
楊祠村 | ~235 | 村莊 | 明朝年間,楊氏家族為祭祀祖先在此建起祠堂,上世紀80年代,將村名命名為楊祠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劉埂村 | ~236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國民黨鐘祥縣第三區(石牌)濱漢鄉管轄,下設保甲制;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國民黨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詳細] |
李集村 | ~237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國民黨鐘祥縣第三區(石牌)濱漢鄉管轄,下設保甲制;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國民黨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詳細] |
關廟村 | ~238 | 村莊 | 此地歷史上修有一座關帝廟,1958年毀掉,1980年地名普查時定名關廟。…[詳細] |
黃金村 | ~239 | 村莊 | 相傳明朝,中國大富豪沈萬山之子沈狗,在家業敗落后,拿著金碗到窮苦農家去討米,所到之戶不給米飯,并說:“你拿個金碗討米,我的家產都抵不上你的碗值錢。”沈…[詳細] |
樂堤村 | ~240 | 村莊 | 此地居民大多樂姓,其村境內有多處防御抗洪大堤而得名。…[詳細] |
三喜村 | ~241 | 鎮鄉結合區 | 1956年,以一喜黨的領導好,二喜組織起來走農業生產合作化道路,三喜人民翻身當家作主,得名“三喜”。…[詳細] |
耿巷村 | ~242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國民黨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環石鄉管轄,下設保甲制;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國民黨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詳細] |
紅金村 | ~243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國民黨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環石鄉管轄,下設保甲制;民國三十年(1941)、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國民黨鐘祥縣石牌鎮管轄,…[詳細] |
鄶坡村 | ~244 | 村莊 | 以東鄶坡和西鄶坡為中心,故命名為鄶坡村。…[詳細] |
瓦瓷村 | ~245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鐘祥縣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民有鄉管轄,解放后…[詳細] |
官堤村 | ~246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鐘祥縣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民有鄉管轄,解放后…[詳細] |
勤勞村 | ~247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牌障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民有鄉管轄,解放后,1950年…[詳細] |
鐘堰村 | ~248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牌障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鐘祥縣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民有鄉,1950年…[詳細] |
肖店村 | ~249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牌障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鐘祥縣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民有鄉管轄,解放后…[詳細] |
洪山觀村 | ~250 | 村莊 | 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鐘祥縣第三區(石牌)牌障鄉管轄,民國三十年(1941)屬鐘祥縣牌屯鄉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屬鐘祥縣民有鄉管轄,解放后…[詳細] |
八姓廟村 | ~251 | 村莊 | 有一寺廟是由八戶居民共同修建的,人稱八姓廟,20世紀80年代后,將八姓廟作為村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據《荊門州志》(清乾隆版)第21頁記載:“嘉靖十年,改隸承天府(今鐘祥市),仍領當陽。國朝改承天為安陸府,荊仍屬焉。”明嘉靖十年(1531)名石牌,以石牌東門外的北面—石頭牌坊得名石牌市。
基本介紹:
石牌鎮地處漢江之濱,位于鐘祥市西南部,東與柴湖鎮隔江相望,南與沙洋的沈集、馬良接壤,西與賀集相聯,北與冷水、文集毗鄰。全鎮版圖面積148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居委會,28個村,193個村民小組,7個街道居民小組,共有11585戶,53192人。其中鎮區住戶2726戶,鎮區常住人口1. 2萬人(非農業人口7410人,進鎮農戶4590人)。實有耕地面積64660畝,其中水田33209畝,旱田31451畝。九九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億元, 其中農業產值1億元,工業產值12億元。全鎮個人存款1.6億多元,50%的農民蓋起了兩層以上樓房。近幾年,我們突擊發展豆制品產業,并以此帶動全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的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石牌鎮被確定為湖北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大豆)。
2014年2月,石牌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文化旅游:
樂堤城址位于鐘祥石牌鎮樂堤村荊臺西500米,面積約為225萬平方米。四面有土城,城垣殘高1.5—4米,寬10—20米。護城河寬6—8米。土城東稱熊堤,西稱樂堤,南稱南堤,北做成臺渠。城內有大
石牌古戲樓位于鐘祥市石牌鎮,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肖家冢位于鐘祥市石牌鎮洪山觀村,年代為東周。類別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荊門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嘉靖十年改名石牌;清朝為石牌市;民國,石牌先后為鐘祥縣第十區、三區;1949年7月荊鐘縣撤銷,石牌劃歸鐘祥縣人民政府管轄;1950年為鐘祥縣石牌區;1951年1月區名按數字排列改名為鐘祥縣第六區;1956年6月撤銷區改為石牌農村工作指導組;1957年12月撤銷農村工作指導組,恢復區制,石牌仍為第六區;1958年8月撤銷區制,改名為石牌人民公社;1961年4月公社(區級)撤銷,又恢復區制,石牌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