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董家巷社區 | 隸屬:皇莊街道 |
區劃代碼:420881002009 | 代碼前6位:4208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H |
長途區號:0724 | 郵政編碼:448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相傳在清朝末期,在現六組居住著幾十戶董姓人家,以南北對面而居,形成街巷,街巷以西生長著茂盛的蘆葦。東邊山上有一富善官員在外做官,把積攢的銅錢通過水路運回家鄉,在漢江起坡后通過蘆葦地時,砍伐踩踏出一條街巷,后人稱之為董家巷。
基本介紹:
董家巷村位于湖北省荊門市鐘祥市城區以北,漢江東岸,距中心城區6公里,省道寺沙線貫境而過,交通便利。董家巷村因董姓人占85%而得名,文革時期曾更名為五星大隊,文革后又改回原村名。
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486戶,2309人,其中農業人口165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1463畝。近年來,董家巷村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現擁有各類企業10余家,其中規模企業2家。
董家巷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較好完善,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已實現通自來水、通電話、通有線電視,村民生活環境進一步提高,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董家巷社區與北新集村、孔廟村、汪廟村、陳家廟村、茶庵社區、朝宗橋社區、莫愁湖社區、皇城門社區、子胥臺社區、皇城社區、皇莊社區、皇莊街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城關區伍泰鄉;1951年10月撤銷城關區;設立城關鎮,屬城關鎮和縣十一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長城人民公社五星大隊(含汪廟、孔廟、皇莊);1956年合并為皇莊鄉;1961年4月恢復區、鎮建制,屬皇莊區皇莊人民公社五星大隊;1975年11月撤區并社,屬皇莊公社五星大隊;1982年1月城關鎮更名為郢中鎮,屬郢中鎮;1984年設區建鄉屬皇莊區皇莊鄉,五星大隊變更為董家巷村;1987年9月
周邊相關:
董家巷社區附近有明顯陵、彭墩鄉村旅游世界、黃仙洞、鐘祥莫愁湖、莫愁村、娘娘寨等旅游景點,有鐘祥葛粉、官莊湖西瓜、鐘祥皮蛋、鐘祥米茶、鐘祥泉水柑、鐘祥云霧茶等特產,有荊楚皮影戲、沙洋皮影戲、石橋驛高蹺、沙洋花鼓戲、沙洋十番鑼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