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柳林鄉 | 隸屬:竹山縣 |
區劃代碼:420323207 | 代碼前6位:42032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轄區面積:約4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815人 |
人口密度:約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白河村 | ~200 | 村莊 | 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由青秧坪、謝家灣、菖蒲溪三個初級社合并為白河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白河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時為白河村,19…[詳細] |
公祖村 | ~204 | 村莊 | 解放初末建制,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稱公祖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公祖大隊,1984年撤社建區稱公祖鄉,1987年撤區并鄉稱公祖村,1…[詳細] |
屏峰村 | ~206 | 村莊 | 在1955年為中溝、朝陽、藥場廟三個初級社,1956年由藥場廟、朝陽合并為一個高級社,定為朝陽高級社;中溝為一個高級社,1958年又由這兩個高級社合并…[詳細] |
洪坪村 | ~208 | 鄉中心區 | 1984年設區建鄉為洪坪鄉,1987年撤區并鄉為洪坪管理區,1994年撤銷管理區,叫洪坪鄉,2001年,柳林鄉與洪坪合并為柳林鄉,2002年西灣、鄭家…[詳細] |
民主村 | ~209 | 村莊 | 1949年為象鼻子村,1955年農業合作社時為象鼻嶺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時為民主一大隊,1975年撤區建社時為民主大隊,1984年設區建…[詳細] |
墨池村 | ~210 | 村莊 | 1949年為甕子村,1955年農業合作化時為甕子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墨池公社一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時為墨池大隊,1984年撤社…[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柳河、白河、渣魚河、公祖河、洪坪河等大小河流流經該地,河水清澈見底,河流兩岸柳樹成蔭,故得名“柳林”。
基本介紹:
山清水秀堵河源,人杰地靈柳林鄉。柳林鄉位于竹山南部,為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東與房縣毗鄰,南與巫溪縣、神農架林區為鄰,西與竹溪縣接壤,北與竹山縣官渡鎮交界。版圖面積475平方公里,轄6個村,3132戶12261人。
全鄉境內有70多萬畝天然林,森林覆蓋率80%以上,植物1722種,動物286種。其中國家珍稀保護植物有珙桐、紅豆杉等30多種;國家珍稀動物有金雕、黑熊、大鯢等41種。全鄉水能資源豐富,現已建成投產電站18座,裝機18萬千瓦的龍背灣水電站位于柳林境內,現已正式投產并網發電。
柳林鄉是煙葉種植大鄉,連讀多年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煙葉生產第一鄉”,多年來年均面積1.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柳林鄉被命名(確認)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城市(縣城、鄉鎮)。
歷史沿革:
1865年(清同治四年)全縣劃分8社,其屬中山社,光緒年間其屬南鄉中山社,1932年其屬八區屏峰寨,1934年屬二區田家壩,1937年4區白河口,1941年屬2區官渡區,1947年稱柳林區,1949年為柳林辦事處;1950年為柳林區;1952-1955年為十二區,轄白陽、屏峰、平安、朝陽、公祖、洪坪、大坪、天臺、白河、龍潭、民主、興隆、龍石坪13鄉;1956-1957年為柳林區;1958-1960
在竹山縣柳林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制臘肉的習俗。柳林臘肉的制作方法其實很簡單:將新鮮的豬肉用鹽腌制4至5天后,就開始熏烤。據說有經驗的柳林人,會選用松枝、桂枝、香椿枝等來熏肉。熏肉的火候是很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