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彭裕溝村 | 隸屬:中峰鎮 |
區劃代碼:420324102207 | 代碼前6位:42032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基本信息以村委會駐地彭峪溝命名。傳說早年此溝水流較大,且形似一個“盆”,水里又有很魚,便取名“盆魚溝”。姓彭的人家在此定居后,人們誤以為此“彭”,便寫成了“彭峪溝”;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逐漸富了起來,便把“彭裕溝”改成了“彭峪溝”,并沿用至村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愛衛會命名彭裕溝村為2021年湖北省衛生村(社區)。
基本介紹:
兩河正交接處,南行有一溝,溝長十余里,寬五六里,正是一個大大地盆地。因其地如盆,舊稱盆裕溝,后多彭姓人居此地,又名彭裕溝。
彭裕溝村全村現轄6個村民小組,467戶,1812人,其中農業戶455戶,1745人,黨員30名。全村共有耕地面積104公頃,其中水田67公頃,旱地37公頃,2014年彭裕溝農村經濟總收入1635萬元,糧食年產量1010噸,鄉村人均純收入4967元。
近年來,彭裕溝以黨建促經濟、以活動促發展,以創先爭優,為目標,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充分發揮黨員的服務職能,帶領廣大黨員群眾按照鎮黨委政府提出的“雙子興鎮”戰略思路,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積極推進產業發展。
歷史沿革:
1949年屬一區花橋鄉老君觀村;1955年更名為東輝農業社;1958年更名為東輝大隊;1975年改為花橋公社東輝大隊;1980年更名為彭峪溝大隊;1987年更名為中峰鎮彭峪溝村,2003年撤石板橋村并入彭峪溝村,彭峪溝村村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彭裕溝村附近有龍王埡觀光茶園旅游區、夯土小鎮景區、偏頭山、營盤山旅游區、竹溪楚長城遺址風景旅游區、楠木寨等旅游景點,有竹溪蜂蜜、竹溪貢米、竹溪黃連、竹溪豆腐乳、龍峰茶、梅子貢茶等特產,有竹溪山二黃、向壩民歌、伍家溝民間故事、武當武術、房縣火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