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沅陵縣 | 隸屬:懷化市 |
區劃代碼:431222 | 代碼前6位:43122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湘N |
長途區號:0745 | 郵政編碼:418000 |
轄區面積:約583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01萬人 |
人口密度:約8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鎮、13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麻溪鋪鎮 | 1.33萬人 | 93km2 | 沅陵縣轄鎮。1953年屬六區,1956年建麻溪鋪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1984年改麻溪鋪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1公里,面積93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五強溪鎮 | 2.45萬人 | 282km2 | 位于沅陵縣東北部,與桃源縣毗鄰,是國家重點工程五強溪水電站所在地。2004年5月和2005年4月,五強溪鎮先后經歷2次行政區劃調整。2005年6月,又…[詳細] |
明溪口鎮 | 1.18萬人 | 162.8km2 | 沅陵縣轄鎮。1953年屬三區,1956年建明溪口鄉,1958年屬新華公社,1961年改明溪口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7年改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詳細] |
涼水井鎮 | 4.16萬人 | 68km2 | 沅陵縣轄鎮。1953年為第八區,1956年建涼水井鄉,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改涼水井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5年改鎮。位于縣境南部,距…[詳細] |
七甲坪鎮 | 2.97萬人 | 111km2 | 沅陵縣轄鄉。1956年為七甲坪鄉,1958年屬光輝公社,1961年改七甲坪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08公里,面積111平方公里,…[詳細] |
筲箕灣鎮 | 2.54萬人 | 106km2 | 筲箕灣鄉(ShaojiwanXian)沅陵縣轄鄉。1953年屬六區,1956年建筲箕灣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1961年改筲箕灣公社,1984年復改…[詳細] |
官莊鎮 | 4.27萬人 | 459.6km2 | 官莊鎮地處沅陵縣東部,與常德市桃源縣、益陽市安化縣毗鄰,杭瑞高速公路、319國道及227省道穿境而過,是進入大湘西的首站,素有“湘西門戶”、“千里湘西…[詳細] |
沅陵鎮 | 17.01萬人 | 218.04km2 | 沅陵鎮東接涼水井鎮,南鄰麻溪鋪鎮,西靠太常鄉,北界二酉鄉,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主要氣候特點表現為:四季分明,熱量充足…[詳細] |
杜家坪鄉 | 4334人 | 160.9km2 | 沅陵縣轄鄉。1953年屬十一區,1956年屬官莊鄉、馬底驛鄉,1958年分屬曙光、先鋒公社,1961年成立杜家坪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詳細] |
楠木鋪鄉 | 1.09萬人 | 166.87km2 | 楠木鋪鄉位于沅陵縣東部,東與本縣官莊鎮相接,南與齊眉界國有林場交界,西與馬底驛鄉接壤;北與肖家橋鄉、陳家灘鄉毗鄰。東西寬13公里,南北長25公里,總面…[詳細] |
蕭家橋鄉 | 6658人 | 140km2 | 沅陵縣轄鄉。1953年屬十二區,1956年為肖家橋鄉,1958年屬花園公社,1961年改肖家橋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55公里,面…[詳細] |
火場土家族鄉 | 4125人 | 101.33km2 | 火場土家族鄉位于沅陵縣北端,東南與大合坪鄉毗鄰,西與借母溪鄉接壤,北抵張家界市,鄉址設中村村,距沅陵縣城106公里。
全鄉轄9個行政村,94個村民…[詳細] |
陳家灘鄉 | 6446人 | 116.98km2 | 陳家灘鄉位于沅水下游,東、北與清浪鄉毗鄰,南連楠木鋪、官莊,西與北溶、肖家橋相交,鄉鎮府駐地陳家灘村,鄉集鎮建成區面積20010平方米,紅線面積270…[詳細] |
清浪鄉 | 1.49萬人 | 315.98km2 | 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清浪鄉。清浪鄉地處沅陵縣東部,東倚五強溪鎮,南與官莊鎮相接,西與北溶、大合坪、陳家灘鄉交界,北與七甲坪鎮毗鄰。2005年4月,原高坪…[詳細] |
借母溪鄉 | 1.14萬人 | 290.76km2 | 借母溪鄉由原軍大坪區及軍大坪、楓香坪、筒車坪“一區三鄉”合并而成,轄19個村252個組5187戶21479人,總面積284平方公里,共有稻田面積173…[詳細] |
荔溪鄉 | 2.28萬人 | 292.41km2 | 荔溪鄉地處沅陵縣西南部,位于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荔溪流域上游,與其下游的麻溪鋪鎮相鄰,由原池坪、坳坪、竹園三鄉合并而成。全鄉總面積298平方公里,下轄1…[詳細] |
大合坪鄉 | 1.04萬人 | 237.8km2 | 大合坪鄉位于沅陵縣北部,東連七甲坪·清浪,南鄰北容,西接借母溪,北抵火場,距縣城84公里。大合坪鄉總面積239.18平方公里。全鄉轄22個村,18個…[詳細] |
馬底驛鄉 | 1.62萬人 | 163km2 | 沅陵縣轄鄉。1953年屬十區,1956年為馬底驛鄉,1958年屬曙光公社,1961年改馬底驛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1公里,面…[詳細] |
北溶鄉 | 9513人 | 232.3km2 | 沅陵縣轄鄉。1953年屬十二區,1956年為北溶鄉,1958年屬花園公社,1961年為北溶公社,1984年復改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2…[詳細] |
二酉鄉 | 2.13萬人 | 358.35km2 | 二酉苗族鄉地處沅陵縣西北部,跨酉水、酉溪兩岸,東與明溪口鎮相交,西與瀘溪縣接壤,南與沅陵鎮毗鄰,北與古丈縣為界。2004年4月原烏宿鄉與原落鶴坪鄉合并…[詳細] |
盤古鄉 | 1.2萬人 | 157.49km2 | 盤古鄉位于沅陵縣西南部,距沅陵縣城和瀘溪縣城各15公里。北與太常鄉接壤,東、南與麻溪鋪鎮、筲箕灣鎮相連,西與瀘溪縣毗鄰。地處北緯28°15′,東經1…[詳細] |
地名由來: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縣,以沅江及周邊的高地(陵)命名(此說有爭論)。
基本介紹:
沅陵縣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東與桃源、安化為鄰,南接溆浦、辰溪,西連古丈、瀘溪,北與張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門戶”、“南天鎖鑰”之稱。總面積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積最大的縣。全縣轄23個鄉鎮,有漢、苗、土家、回、白等25個民族,人口65萬。
沅陵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原始人就在這一帶繁衍;夏、商、周時,少數民族在此生息,史稱“南蠻”。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置沅陵為黔中郡郡治。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沅陵縣,迄今兩千多年。秦漢以后,沅陵歷為州、路、府、道、省府、行署、專署治所。
沅陵資源豐富。一是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境內可供開發的景點有400多個,在全國頗負盛名的主要有唐太宗李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名單公布,沅陵縣上榜。
2023年12月,沅陵縣被確定為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第一批)。
2023年10月,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出爐,沅陵縣入選。
2023年3月,沅陵縣被確定為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沅陵縣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2月,沅陵縣獲評第三批湖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區)稱號。
2021年10月,沅陵縣上榜2021年度茶業百強縣。
2021年9月,沅陵縣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82。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沅陵縣人口數量為51.01萬人,位列懷化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歷史沿革:
春秋時屬楚巫中地,秦屬黔中郡,故址在今沅陵鎮窯頭村。
西漢高帝五年(前202)始置沅陵縣,屬武陵郡。
高后元年(前187)封長沙王子吳陽為沅陵郡侯。
新莽時改沅陵縣為沅陸縣。
東漢時,縣屬荊州武陵郡。
三國時,縣隨武陵郡,先屬蜀,后屬吳。
齊置武陵都尉府于沅陵。
陳天嘉元年(560),縣改屬沅州通寧郡。
太建七年(575),改通寧郡為沅陵郡,治沅陵,縣屬沅州沅陵郡。
隋開皇九年(589),改置辰州,治沅陵。
大業二年
區劃: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