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保靖縣 | 隸屬:湘西州 |
區劃代碼:433125 | 代碼前6位:433125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湘U |
長途區號:0743 | 郵政編碼:416000 |
轄區面積:約17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3.8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普戎鎮 | 6800人 | 115km2 | 普戎鎮位于保靖縣北部,距縣城27公里。東南分別與本縣龍溪鄉、昂洞鄉相鄰,西與龍山縣坡腳鄉交界,北與永順縣對山鄉接壤。總面積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詳細] |
復興鎮 | 1.66萬人 | 79.8km2 | 復興鎮位于保靖縣東南部,武陵山脈中部,保靖與花垣兩縣城之間,209國道縱貫全鎮,素有“保靖南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79.8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個…[詳細] |
遷陵鎮 | 9.96萬人 | 167km2 | 遷陵鎮位于保靖縣東部地區的中北部,東與永順縣澤家鎮、古丈河西鎮接壤,南與陽朝鄉毗鄰,西與復興鎮相連,北與普戎鎮、碗米坡鎮相依。總面積167平方公里,最…[詳細] |
清水坪鎮 | 2.2萬人 | 196.6km2 | 水田河鎮地處保靖縣南部,與本縣-鄉、涂乍鄉、葫蘆鎮、夯沙鄉和花垣縣董馬庫鄉、長樂鄉接壤。全鎮轄23個行政村,5045戶22300人,苗族人口占90%以…[詳細] |
比耳鎮 | 6900人 | 96.7km2 | 比耳鎮位于保靖縣西北部,距縣城70公里,三面環水,東南與清水坪鎮接壤,西與龍山縣隔河相望,北與碗米坡鎮相鄰。面積96.7平方公里,耕地968公頃。共轄…[詳細] |
毛溝鎮 | 2.47萬人 | 150.94km2 | 毛溝鎮地處保靖縣西部,鎮政府設在永和村,距保靖縣城38公里,距花垣縣城9公里,東與清水鄉、大妥鄉、碗米坡鎮相連,南與本省花垣縣接壤,西與重慶市秀山縣交…[詳細] |
水田河鎮 | 1.2萬人 | 144.81km2 | 水田河鎮:撤銷遷陵、毛溝、復興、水田河、葫蘆、野竹坪、比耳、清水坪、碗米坡9個鎮以及陽朝、-、涂乍、清水、大妥、夯沙6個鄉;2、新設立遷陵、毛溝、復興…[詳細] |
葫蘆鎮 | 1.05萬人 | 124km2 | 葫蘆鎮位于保靖縣東南部,與古丈默戎鎮、吉首馬頸坳鎮接壤。轄21個村,72 個村民小組,4084戶1780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5%以上。面積1…[詳細] |
碗米坡鎮 | 6500人 | 134.19km2 | 碗米坡鎮位于保靖縣西北部,距縣城29公里,境內有全州最大的發電廠——碗米坡電廠。東與普戎鎮接界,北與龍山縣坡腳鎮直連,西與比耳鎮、清水坪鎮相鄰,南與毛…[詳細] |
呂洞山鎮 | 9800人 | 63km2 | 名稱來歷 因苗族圣山“呂洞山”而得名。
地理位置 地處保靖縣東南部,東與吉首市己略鄉接壤,南連吉首市矮寨鎮,西鄰水田河鎮,北接葫蘆鎮。…[詳細] |
陽朝鄉 | 1.4萬人 | 120.17km2 | 陽朝鄉位于保靖縣東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公里,東部及東北部分別與古丈縣雙溪鄉、斷龍鄉接壤,東南與本縣葫蘆鎮相連,南與本縣的涂乍鄉一溪相隔,西南與…[詳細] |
長潭河鄉 | 8400人 | 55.12km2 | 長潭河鄉位于保靖縣城西南部,距縣城19.0公里,東與復興鎮交界,南與葫蘆鎮接壤,西與水田河鎮相連,北與花垣縣長樂鄉相鄰,人民政府駐-村,平均海拔475…[詳細] |
地名由來: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七年(1729年)取“保持地方安定”之意建立保靖縣,相沿至今。
基本介紹:
保靖縣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地處云貴高原余脈,武陵山脈中段。縣境北與龍山縣接壤,東鄰永順、古丈縣,南界吉首市、花垣縣,西與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毗連。東西相距62.7公里,南北相距57.4公里,縣域面積1760.65平方公里。轄10鎮2鄉,共170個行政村(社區)。2021年底,全縣常住人口23.16萬人,是一個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區縣。張花高速、國道209線穿越縣城遷陵,過境分別為37公里、33公里。
春秋戰國時期,保靖地屬楚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遷陵縣(縣治設今縣城東“四方城”),屬武陵郡。西漢王莽改遷陵為遷陸,東漢復遷陵。三國、兩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入選2024美麗中國·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名單。
2024年11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縣域名單公布,保靖縣上榜。
2024年2月,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確定保靖縣為湖南省第三批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
2023年7月,保靖縣獲評為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
2022年12月,保靖縣被確定為2022屆湖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2月,保靖縣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1年10月,保靖縣上榜2021年度茶業百強縣。
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將保靖縣列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保靖縣人口數量為23.88萬人,位列湘西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位。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地。
楚威王三年(前337),建黔中郡,因黔山得名。
秦設置黔中郡。
漢高祖五年(前202),更黔中郡為武陵郡,將湘西五溪地置遷陵縣。
東漢復遷陵,仍隸武陵郡。
三國兩晉時期,仍屬武陵郡。
梁置沅陵郡,設大鄉縣,零陵析入大鄉,隸屬沅陵郡。
隋唐因之。
唐貞觀九年(635),析大鄉部分地域置三亭縣。
五代梁開平元年(907),改三亭縣為保靜州。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改為羈縻保靖州,隸屬于荊湖北路。
區劃:湖南省·湘西州·保靖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