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渡鎮 | 隸屬:道縣 |
區劃代碼:431124108 | 代碼前6位:431124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M |
長途區號:0746 | 郵政編碼:425000 |
轄區面積:約98.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1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鴨子坪村 | ~200 | 村莊 | 【鴨子坪】 Yāzǐpíng
明朝時,有人在此設廠牧鴨,后定居成家,取名鴨子坪。村委會駐鴨子坪,轄王家、對門村等6個村民組。總面積1.9平方公里,耕…[詳細] |
白馬渡村 | ~202 | 鎮中心區 | 白馬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山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東山】 Dōngshān
1958年建隊,以片村命名塘洞大隊,1966年為和平大隊,后改名東山大隊即東山村。村委會駐紅地,轄梅田、塘洞、熊家、上尹…[詳細] |
瓜地村 | ~204 | 村莊 | 【瓜地】 Guādì
清時,從鴨子坪遷來。常在此地種瓜而得名。村委會駐藕塘,轄藕塘、鬼崽屋、瓜地、野牛洞、高山洞、旱田、牛凹嶺等8個村民組。總面積2…[詳細] |
清溪村 | ~205 | 村莊 | 【清溪】 Qīngxī
由七條山沖水匯成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取名清溪。村委會駐老屋,轄老屋、清溪、桃子園、富竹壩、六旺等17個村民組。總面積6.3平…[詳細] |
報國村 | ~206 | 村莊 | 【報國】 Bàoguó
以姓取村名。村委會駐鋪市,轄報國、鋪市、新屋、涼亭、九沖壘、獅藤等12個村民組。總面積5.8平方公里,耕地63公頃,376戶…[詳細] |
海龍村 | ~207 | 村莊 | 【海龍】 hǎiLóng
以地形象海龍,得名。村委會駐富竹山,轄富竹山、海龍、龍外、香爐石、上枧、大栗山、磨家山、何家、李家、胡家、龍船石等17個村…[詳細] |
南沖村 | ~208 | 村莊 | 【南沖】 Nánchōng
地處高山南面,取名南沖。村委會駐老屋。轄老屋、南沖、秦家、新屋、黃陡坡、梁家、沙子嶺、黑山嶺等15個村民組。總面積6.1…[詳細] |
樟武坊村 | ~215 | 村莊 | 【樟武坊】 Zhāngwǔfāng
村邊昔有巨樟,取名樟木山,后訛為樟武坊。村委會駐樟武坊,轄樟武坊、洞頭上、沙累里、清明塘、五家窯等15個村民組。…[詳細] |
青口村 | ~219 | 村莊 | 【青口】 Qīngkǒu
此地是瀟水與寧遠河的匯合口,河水清澈,取名青口。村委會駐黃家,轄黃家、青口、養牛坪、劉家、施家、莫家、何家、寨子嶺等18個…[詳細] |
古木洞村 | ~220 | 村莊 | 【古木洞】 Gǔmùdòng
村后古木參天,村前田洞如茵,取名古木洞。村委會駐古木洞,轄古木洞、油井、蔣家等16個村民組。總面積7.1平方公里,耕地…[詳細] |
大坪地村 | ~222 | 村莊 | 【大坪地】 Dàpíngdì
此地昔日是一塊平原,得名大坪地。村委會駐對門村。轄對門村、亥竹、堆子頭、楊柳井、大山沖、大坪地等9個村民組。總面積5.…[詳細] |
巖頭背村 | ~223 | 村莊 | 巖頭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團結村 | ~224 | 村莊 | 新團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建新村 | ~225 | 村莊 | 建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駐地位于“白馬渡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白馬渡鎮位于道縣東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5公里。東與柑子園鄉交界,南與白芒鋪鄉相鄰,西與梅花鎮、上關鄉、東門鄉相望,北與雙牌縣理家坪鄉和寧遠縣中和鎮接壤。鎮政府駐地白馬渡圩。轄白馬渡、清溪、南沖、海龍、瓜地、鴨子坪、社福、泉家塘、東山、報國、青口、倒水洞、古木洞、大坪地、大陽、泥江口、雷家洞、唐家山、宜山坪、樟武坊、申尾、廟頭,武家灘等23個村,254個村民組。
1951年以駐地命名建立清溪鄉。1956年撤區并鄉為原名。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5年撤區并鄉與原青口鄉合并為白馬渡鎮。
全鎮總面積9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16.2公頃,林地5455.4公頃,786
歷史沿革: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屬道州修義鄉。
民國二年(1913年)屬道縣東二區。
1952年6月以駐地命名建立清溪鄉。
1958年10月屬八一人民公社一部分。
1961年5月,設第九區,區政府駐清溪圩,轄清溪、青口、柑子園、油湘和白芒鋪5個人民公社。
1968年撤區。
1969年恢復。
1984年4月以社建鄉,清溪區轄清溪、青口、柑子園、油湘、青口和白芒鋪6個鄉。
1995年6月撤區并鄉,清溪鄉與青口鄉合并為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