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沱江鎮 | 隸屬:鳳凰縣 |
區劃代碼:433123109 | 代碼前6位:433123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U |
長途區號:0743 | 郵政編碼:416000 |
轄區面積:約11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84萬人 |
人口密度:約92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2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沙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沙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三王閣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三王閣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古城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古城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南華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南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田垅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新田垅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紅旗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紅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城北社區 | ~007 | 鎮鄉結合區 | 城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金坪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金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棉寨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棉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十里牌村 | ~203 | 村莊 | 十里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杜田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杜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土橋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土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大坳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大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木林橋村 | ~207 | 村莊 | 木林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白巖村 | ~208 | 村莊 | 白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蔬菜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蔬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虹橋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虹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大眾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大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三里灣村 | ~213 | 村莊 | 三里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黃土村 | ~214 | 村莊 | 小黃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青瓦村 | ~215 | 村莊 | 青瓦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方紅村 | ~216 | 村莊 | 東方紅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黃土村 | ~217 | 村莊 | 大黃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齊良橋村 | ~218 | 鎮中心區 | 齊良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長坪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長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杜夜村 | ~222 | 村莊 | 杜夜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必勝村 | ~223 | 村莊 | 必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官莊村 | ~224 | 鎮中心區 | 官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潭村 | ~225 | 村莊 | 龍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莊上村 | ~226 | 村莊 | 莊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灣村 | ~228 | 村莊 | 大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黃栗村 | ~230 | 村莊 | 黃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坪里村 | ~231 | 村莊 | 坪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民村 | ~232 | 村莊 | 新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萬召村 | ~233 | 村莊 | 萬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溪口村 | ~234 | 村莊 | 溪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沱江鎮原名鎮竿鎮,因沱江河流經此地而得名。
基本介紹:
官莊鄉、沱江鎮成建制合并設立沱江鎮
沱江鎮位于鳳凰縣城東南部,沱江中游。區劃調整后,全鎮行政區域面積達116.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5個社區,共13882戶、7.8萬人(含流動人口)。有耕地面積19063畝,其中水田14021畝、旱地5042畝。2005年末,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2.3億元、財政收入1890萬元。24個村,村村通電、通公路、通電話、通自來水率達60%,城鎮化水平達50%。
沱江鎮是鳳凰縣人民政府及縣直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沱江鎮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9℃,年平均降雨量為13081.1毫升,境內的土壤絕大部分系砂
榮譽排行:
2009年1月,沱江鎮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文化旅游:
鳳凰古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這里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相傳天方國(
世人知道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誕生在鳳凰古城中營街的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這是一棟已有百余年歷史的清晚期建筑,分為前后
黃絲橋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湖南省志·地理志》:“唐置渭陽縣,縣治在今治西南,此地現名黃絲橋”),經宋、元、明、清各代改造修葺,建國后省縣政府又拔款修復,形成了一座雄偉壯觀
鳳凰文廟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最初是作為學校(當時叫學宮)修建的。乾隆《鳳凰廳志》記載:“五寨司(元代鳳凰稱五寨司)向設土官,本無學校…康熙四十九年,偏沅巡撫趙申喬、分巡道孫調
鳳凰古城墻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現存遺址有北門和東門城樓及部分城墻,北門城樓保存較完好,四座城樓均已修復。北門城樓與東門城樓之間有城墻連接,城墻前面便是清澈見底的沱江,墻映水面,
歷史沿革:
沱江鎮境域,原名鎮竿城。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同知黃澍移建鎮城于此。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以沱江河命名為沱江鎮。
1952年12月,成立沱江鎮人民政府(屬縣轄鎮)。
1958年10月,成立沱江人民公社。
1961年,恢復原名沱江鎮。
1963年5月15日,撤消沱江人民公社,分別成立沱江鎮人民政府和城郊人民公社。
1982年5月,城郊公社更名為南華山公社。
1983年,改社建立南華山鄉。
1987年
李振軍(1920.06~2008.03)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委,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湖南省鳳凰縣人,1920年出生在鳳凰縣一個清末秀才家庭。自幼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從中國古典文學和歷史故事中汲取
朱早觀(1903—1955)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國防部辦公廳副主任。原名昭觀,號丹波,湖南省鳳凰縣人,苗族,1903年生于鳳凰縣沱江鎮。在民主革命思潮影響下,15歲只身奔赴黔、滇,參加
田星六(1872--1958),又名興奎,號晚秋居士,鳳凰沱江鎮人。留學日本期間與黃興、秋瑾等常相往來,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曾先后加入中華同志會、中國同盟會。光緒三十一年(1905),田星六留日畢
劉祖春,1914年生,鳳凰縣沱江鎮人。1935年考入北京大學,1935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參加一二九運動。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奔赴山西參加抗日游擊隊,任山西太原抗日救國總動員委員會政治指導員。
田應詔(1876--1932),號鳳丹,苗族,沱江鎮人,田興恕子。1904年,田應詔赴日本留學,結識孫中山,加入同盟會。1908年7月回國,武昌起義時任敢死隊隊長,率部攻占雨花臺。南京光復后,被提升為
安定超(1875―-1936),又名伯勛,沱江鎮人。曾任岳州水師統領、鎮竿鎮中營游擊。民國六年(19l7)護法軍興,安任護法軍湖南第一路軍第二梯團團長,民國十六年(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安被任
戴季韜(1891--1976),又名宏順,鳳凰沱江鎮人。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獨立師軍官教育團副團長、湖南省第一警備司令部警衛團團長、警衛獨立旅副旅長、新編三十四師少將參謀長后升副師長、陸軍暫編第五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