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楊閣老村 | 隸屬:新灣鎮 |
區劃代碼:430981108211 | 代碼前6位:430981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湘H |
長途區號:0737 | 郵政編碼:41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原名潘加嘴,明榮禎時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墓葬于此,遂隨之更名。
基本介紹:
楊閣老村是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新灣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98110821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30981。郵政編碼為413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37 ,車牌號碼為湘H。楊閣老村與周公湖村、橋北村、老屋沖村、蓮花村、新灣村、振興社區、龍虎山村相鄰。
楊嗣昌 (1588-1641) 明尚書,東閣大學士。 明武陵(今常德)人。字文弱。楊鶴子。明萬歷十六年(1588)生。三十八年進士,歷任杭州府教授、戶部郎、兵備副使。 崇禎五年(1632)夏,擢右僉都御史。七年,升遷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府、大同和山西軍務……
楊嗣昌墓
楊嗣昌墓地址:沅江市新灣鎮楊閣老村月形組時代:明代類型:古墓葬保護范圍:以墓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沅政發﹝1990﹞15號199
歷史沿革:
解放后,1950年為麗蠡鄉四村,1956年為赤華紅高級社,1961年調整為楊閣老生產大隊,1984年為楊閣老村。
2008年與麗園村合并仍稱楊閣老村。
周邊相關:
楊閣老村附近有 楊嗣昌墓、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沅江胭脂湖、南洞庭湖濕地、蠡施村、樟抱臘等旅游景點,有沅江蘆筍、沅江四季紅鎮腐乳、小郁竹器、沅江大米、沅江苧麻、益陽水竹涼席等特產,有沅江竹馬舞、麻香糕傳統手工技藝、益陽彈詞、梅王的傳說、沅江竹馬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湖南省·益陽市·沅江市·新灣鎮·楊閣老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