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水田鄉 | 隸屬:隆回縣 |
區劃代碼:430524203 | 代碼前6位:430524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湘E |
長途區號:0739 | 郵政編碼:422000 |
轄區面積:約93.3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309人 |
人口密度:約10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苗竹村 | ~201 | 村莊 | 此地盛產楠竹,居民稱為苗竹,故而得名。1949年解放初期時為和平村、苗竹中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五星公社和平大隊;1961年從和平大隊析出,建立…[詳細] |
水田村 | ~203 | 鄉中心區 | 原名大干田,由于廖氏德貞公尋居來此落腳,許愿如果干田能變水田就到此定居,結果當晚雷鳴電閃,大雨傾盆而下,大干田一夜水滿變成了大水田。…[詳細] |
白凼村 | ~205 | 村莊 | 相傳古時此地是一片湖凼,陽光照耀水呈白色,故名白凼。…[詳細] |
香溪村 | ~207 | 村莊 | 相傳此地有一茶亭,內供有神像,人民常來燒香,整個溪坑都香煙彌漫,故名香溪。…[詳細] |
木瓜山村 | ~208 | 村莊 | 據傳村后山曾經有很多的木瓜樹,便據此命名為木瓜山。…[詳細] |
白馬山村 | ~210 | 村莊 | 據傳元末明初,陳友諒的三女一子被朱元璋之兵追趕,三個女子倒騎白馬退步上山頂,隱居頂山堂石洞中。天降蟠桃得以成仙,爾后受百姓敬奉,解邪除病,便將此山命名…[詳細] |
和平村 | ~212 | 村莊 | 取和平共處、共同興旺之意,而命名為和平村。…[詳細] |
廣源村 | ~215 | 村莊 | 廣坪村、源江村合并,村名各取一字,重新命名為廣源村。…[詳細] |
太源村 | ~216 | 村莊 | 傳說有人站在打鳥坳觀景,見境內所轄區域遠看像個大圓桶,故名大圓。1961年以此地系小溪發源地,命名為太源大隊,后改稱太源村。…[詳細] |
龍騰村 | ~217 | 村莊 | 龍源村、舒家村合并重新命名為龍騰村。龍源村: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中和鄉;1952年屬蘇家洞二區龍源鄉;1958年屬五星公社水田大隊;1961年改為大…[詳細] |
地名由來:
大水田鄉地名因明朝時,廖姓祖先生有水田、燦田、智田、秧田等四子,老大水田居于此處,自古地以人名,故稱“大水田”。
基本介紹:
1952年建立大水田、江源、大平、源江四個鄉,1956年四鄉合并為大水田鄉,1958年建立大水田鄉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大水田公社,建立大水田鄉;1995年6月撤區并鄉,大水田鄉作為全縣唯一的一個單列鄉予以保留。大水田鄉政府的職能任務: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執行本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財產,保護公民私有的-,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有的自主權;保障少
榮譽排行:
2013年12月,第五批湖南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大水田鄉上榜。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寶慶府邵陽縣北隆回五都。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邵陽縣析置隆回縣,屬中和鄉第十二保。
1950年,屬第二區。
1952,設立大水田鄉。
1956年,小沙江區和平鄉劃入大水田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2年,公社改鄉。
1995年,撤消區制,境域為大水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