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召市鎮 | 隸屬:龍山縣 |
區劃代碼:433130118 | 代碼前6位:433130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U |
長途區號:0743 | 郵政編碼:416000 |
轄區面積:約15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2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召市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召市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雙進社區 | ~002 | 村莊 | 雙進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賈壩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賈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神州社區 | ~004 | 村莊 | 神州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溪村 | ~201 | 村莊 | 雙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興合村 | ~203 | 村莊 | 興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前衛村 | ~204 | 村莊 | 前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方坡村 | ~205 | 村莊 | 方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園村 | ~207 | 村莊 | 新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托利湖村 | ~208 | 村莊 | 托利湖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瓦房溝村 | ~209 | 村莊 | 瓦房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興村 | ~211 | 村莊 | 大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紅衛村 | ~212 | 村莊 | 紅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坪溪村 | ~214 | 村莊 | 坪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巖門坡村 | ~215 | 村莊 | 巖門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塘村 | ~217 | 村莊 | 安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遼葉村 | ~218 | 村莊 | 遼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可立村 | ~220 | 村莊 | 可立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桃花源村 | ~222 | 村莊 | 桃花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湘龍村 | ~223 | 村莊 | 湘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興平村 | ~224 | 村莊 | 興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萬家棚村 | ~225 | 村莊 | 萬家棚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喳拉坪村 | ~226 | 村莊 | 喳拉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排沙坪村 | ~227 | 村莊 | 排沙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桐堡村 | ~228 | 村莊 | 桐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巖門口村 | ~229 | 村莊 | 巖門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連臺村 | ~230 | 村莊 | 連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青坪村 | ~231 | 村莊 | 青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舊寨溝村 | ~232 | 村莊 | 舊寨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堡村 | ~233 | 村莊 | 三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頭車村 | ~234 | 村莊 | 龍頭車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銀嶺村 | ~235 | 村莊 | 銀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召市鎮原稱照圖寨而演變成招頭寨,又因市場繁榮而簡稱召市。
基本介紹:
賈壩鄉、召市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召市鎮
召市鎮位于縣城南48公里。東接洛塔鄉,南連老興鄉、賈壩鄉,西鄰湖北省來鳳縣,北接洗洛鄉。民國時期屬他砂鄉,1950年為三區召市、大興、官廳、天塘等鄉。1958年為召市大公社,1961年為召市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鎮,總面積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13公頃。有1個居委會和召市、雙進、興合、前衛、方坡、院塘、雙溪、川洞、大興、紅衛、新園、托利湖、瓦房溝、辰柳、坪溪、巖門坡、興隆、安塘、遼葉、楊家、可立、外坡21個行政村,7826戶,31230人。主產稻谷、玉米。經濟作物有烤煙、辣椒等。有中學2所、小學13所,衛生院2所。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召市鎮人口數量為3.15萬人,位列龍山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1年1月,湘西自治州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召市鎮為2020年度湘西自治州衛生鄉(鎮)。
2013年5月,召市鎮被命名為第四批湖南省省級生態鄉鎮。
文化旅游: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召市隨營學校舊址(陳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龍山縣召市鎮,年代為1935年。2019年,召市隨營學校舊址(陳家大屋)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雍正七年(1729年),召市鎮境域為他砂里。
民國元年(1912年),設他砂鄉;為他砂的一、二、三、五、六保。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三區他砂鄉。
1950年3月,設三區區公所,為他砂鄉。
1955年6月,改為“中心區公所”轄召市鄉。
1956年5月,撤區并鄉為召市鄉。
1958年10月,成立召市人民公社。
1961年9月,設立召市公社。
1980年12月,改稱公社管委會。
1984年4月,改為召市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