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兩河口鄉 | 隸屬:桑植縣 |
區劃代碼:430822226 | 代碼前6位:430822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湘G |
長途區號:0744 | 郵政編碼:427000 |
轄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100人 |
人口密度:約2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格溪村 | 格溪村:位于兩河口鄉北部,東臨打鼓泉鄉土攔溪村,南臨栗山坡村,北臨涼水口鎮,西與陳家河鎮交界。全村共14個組,287戶,1112人。總面積7155畝,…[詳細] | ||
栗山坡村 | 栗山坡村:西臨舊街村,南與潭口村、兩河口村隔河相望,東臨格溪村。全村共5個小組,141戶,545人。全村大部分居住于山坡上,山勢較為雄奇。村內交通不便…[詳細] | ||
舊街村 | 舊街村:東臨格溪村、栗山坡村,西臨陳家河鎮,南臨潭口村,北臨陳家河鎮。全村5個小組,181戶,725人。村內交通不便,去鄉政府隔一條大河,需乘小木船而…[詳細] | ||
潭口村 | 潭口村:位于兩河口西北部,東臨兩河口村,南與筆架村接壤,西與朱家溝村、陳家河鎮交界,北臨舊街村、栗山坡村。全村有9個小組,161戶,729人。山坡田多…[詳細] | ||
兩河口村 | 兩河口村:位于兩河口鄉東部,東與打鼓泉鄉穴虎洞村相臨,南與兩河口鄉五渡潭村隔河相望,西與潭口村相臨,北與栗山坡村隔河相望。全村共有 個小組,…[詳細] | ||
筆架村 | 筆架村:東臨五渡潭村,南臨田家村,西臨朱家溝村,北臨潭口村。全村6個小組,145戶,605人。山勢呈筆架形,山高、田多。主要物產有稻谷、玉米、油菜、黃…[詳細] | ||
五渡潭村 | 五渡潭村:東臨打鼓泉鄉穴虎洞打,南臨下洞街村,西與筆架村隔河相望,北與兩河口村隔河相望。全村7個小組,182戶,694人。屬低山環境,山坡多,修有一條…[詳細] | ||
下洞街村 | 下洞街村:位于兩河口南部,東與五渡潭村為鄰,西、南都與廖家村鎮接鄰,北與田家村交界,由羅洞、溪口、后坪、羅家埡、前坪5個組組成,共154戶,658人。…[詳細] | ||
田家村 | 田家村:東臨五渡潭村,西臨巖碧村,南接下洞街村,北臨筆架村。有5個小組,137戶,498人。屬低山環境,修有一條長河堤。主要物產有稻谷、玉米、洋芋、紅…[詳細] | ||
朱家溝村 | 朱家溝村:南臨巖碧村,北臨陳家河鎮,西臨潭口村,東臨筆架村,轄5個小組,共100戶,401人。這里兩山夾一溝,山高路險。俗話說:“朱家溝啊,朱家溝,猴…[詳細] | ||
巖碧村 | 巖碧村:東臨田家村,南臨官坪村,西臨陳家河鎮新街村,北臨朱家溝,共有3個小組,97戶,380人。境內山高路陡,大多為巖石,田土少。主要物產有稻谷、玉米…[詳細] | ||
官坪村 | 官坪村:位于兩河口鄉西部,東、南部都與廖家村鎮的莫家村、沖天溪村接鄰,北部與本鄉的巖碧村交界。由毛坪、李家院、王家坡、橋邊、下張家、王家灣、上張家、桑…[詳細] | ||
張家村 | 張家村村:位于兩河口鄉西部,東與廖家村鎮沖天溪村交界,西與陳家河鎮劉家灣村交界,南臨白竹科村,北接官地坪村,共有6個小組,204戶,781人。總面積5…[詳細] | ||
白竹科村 | 白竹科村:東臨張家村、南臨廖家村鎮,西、北臨永順萬民鄉。全村共有6個組,177戶,668人。全村位于山界上,山林蔥郁,天較多,修有一條長達3000米的…[詳細] |
基本介紹:
陳家河鎮、兩河口鄉、巖屋口鄉成建制合并設立陳家河鎮
兩河口鄉位于桑植縣城西北部約22公里外,東與打鼓泉鄉交界,南也廖家村鎮和永順縣萬民鄉接壤,境內東部與西部環山,中部地勢低緩。全鄉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013畝,水田4263畝,旱地1750畝,下轄有五渡潭村,下洞街村,田家村等14個村莊,共有8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27戶,總人口9146人。有土家族,苗族,漢族三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90%。兩河口鄉位于亞熱帶與溫帶,依山傍水,山地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0%。農業經濟果木品種繁多,水果年產量可達305噸。2004年全鄉農民純收入782元。
文化旅游:
【下峒長官司治遺址】 在桑植縣兩河口鄉下洞街,距縣城西北25公里,由向仲貴創建,襲12世306年。清雍正改土歸流后,仍于此建巡檢署衙,設義學直至清末。城垣南北座向,北依龍頸山,澧水南源自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