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秋田村 | 隸屬:長陽鋪鎮 |
區劃代碼:430523105217 | 代碼前6位:430523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湘E |
長途區號:0739 | 郵政編碼:42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查,原名竹山灣,后因晚唐時期出了著名詩人胡秋田,即胡曾,為邵陽歷史上著名的先賢。胡曾字靜軒,又號秋田先生,所以后赤人們又把竹山灣叫做秋田村。胡曾從小聰明好學,讀書非常刻苦用功,少年時限能詩善文,在鄉時很有名氣,《唐才子傳》稱胡曾“天分高爽、氣度不凡”!秾殤c府志》說他“少負才譽,文藻煜然”,他以詠史詩這種文學形式,借古諷今,警告和勸戒統治者以史為戒,不要荒淫天道,樂極生悲,著名代表作為《安定集》10卷,《九嶷圖位》和《詠史詩》3卷。而得今名。
基本介紹:
秋田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長陽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30523105217,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30523。郵政編碼為422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39 ,車牌號碼為湘E。秋田村與黃田坪村、梽木山村、高鞏橋村、石塘村、石灣村、杉木嶺村、銀仙橋村、白江村、湴田村、新鋪垅村、觀云村、竹塘村、大院村、新立村相鄰。
文化旅游:
胡曾為唐朝詩人、愛國文臣,系長陽鋪鎮秋田村人,著有《詠史詩》150余首,為史上“以詩詠史”第一人。胡曾以關心民生疾苦,針砭-權臣而著稱。其詩通俗明快,褒貶明確,晚唐、五代時流傳盛廣。胡曾的《
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原邵陽縣第二區立秋鄉秋田村村民委員會;1950-1951年為邵陽縣第四區秋田鄉秋田村;1952年為邵陽縣第七區秋田鄉秋田村;1956年為邵陽縣梽木山鄉秋田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先鋒人民公社秋田大隊,秋田中隊和新橋中隊;1963年屬于梽木山公社勝利大隊;1975年屬梽木山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時屬梽木山鄉秋田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撤鄉合鎮時為長陽鋪鎮秋田村
周邊相關:
秋田村附近有胡曾墓、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湖南邵陽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六嶺春色、濟公巖、呂振羽故居等旅游景點,有邵陽茶油、香辣豬耳、酸辣狗肉、五彩鮮貝、云托八鮮等特產,有邵陽布袋戲、白倉高蹺、邵陽藍印花布印染技術、手工榨油術、隆回花瑤挑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