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花橋鎮 | 隸屬:邵陽縣 |
區劃代碼:430523108 | 代碼前6位:430523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湘E |
長途區號:0739 | 郵政編碼:422000 |
轄區面積:約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6萬人 |
人口密度:約4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儲英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此居委會座落在儲英村,故而得名儲英居委會。…[詳細] |
黃土壩村 | ~202 | 鎮中心區 | 因唐末李震在檀江上游水壩洗肚未凈,到此壩換肚,該壩取名換肚壩,后人隨音,叫黃土壩,村名以壩命名。…[詳細] |
徐家橋村 | ~203 | 鎮中心區 | 因徐姓人在檀江上架橋,取名徐家橋,村以橋名。…[詳細] |
石蓮村 | ~204 | 鎮中心區 | 因原名石蓮塘,以前石蓮塘有種古傳說,石頭上面開蓮花,后來到人民公社時期,就把石蓮塘叫做石蓮大隊,在八十年代,撤社設鄉,合村就屬時蓮村民委員會,故而得名…[詳細] |
巖頭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因境內老院有一巖洞,人們在巖洞旁建房,稱巖頭,村名以此而得。…[詳細] |
新亭村 | ~209 | 村莊 | 因境內小江岸邊建有涼亭,名新亭子,村襲此名。…[詳細] |
五里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因舊時雙江上筑有水壩名五里壩,故而得名。…[詳細] |
大觀村 | ~211 | 鎮中心區 | 因境內昔有觀山廟,故而得名。清代屬邵陽縣溫和都,民國屬邵陽縣時雍鄉第十四保;1949年屬三區時雍鄉管轄,1950年屬六區雙江鄉管轄,1952年屬四區五…[詳細] |
高龍村 | ~212 | 鎮中心區 | 因境內20世紀50年代部分院落屬盤龍村,盤龍村地勢稍低,1961年立新村時取名高龍村,一是地形,二是要勝過盤龍,故而得名。…[詳細] |
雙聯村 | ~213 | 村莊 | 因1965年雙燕大隊、左家橋大隊合并,取燕的諧音(聯),意為聯合,故而得名。…[詳細] |
和平村 | ~214 | 村莊 | 因解放前兵荒馬亂,人民希望和平,故而得名。…[詳細] |
蘇鋪村 | ~217 | 村莊 | 相傳舊時有蘇姓人家在境內辦商鋪,故名蘇鋪,村名由此而得。…[詳細] |
兩路村 | ~218 | 鎮中心區 | 因舊時通往五峰鋪和黃塘的兩條石板路分叉處,周姓人在此建房,名兩路口,村襲此名。…[詳細] |
巖門村 | ~219 | 村莊 | 因境內黃荊嶺山腳下有一巖洞,古人在巖洞旁建房,取名巖門前,村名由此而得。…[詳細] |
田中村 | ~221 | 村莊 | 因明洪武年間,劉艾姓在小江岸邊稻田中建房,取名田中間,村名由此而得。…[詳細] |
雙江村 | ~223 | 鎮中心區 | 因檀江支流雙江在檀江東岸匯合,故而得名雙江。…[詳細] |
堡口村 | ~225 | 村莊 | 因明朝前,此地屬原始村寨,寨口建有守衛哨堡,故而得名。…[詳細] |
又興村 | ~226 | 村莊 | 又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合興村 | ~227 | 村莊 | 原幾個生產大隊合并在一起,希望合村后能夠興旺發達、繁榮昌盛,故而得名。…[詳細] |
正興村 | ~228 | 村莊 | 因解放后,農村正是興旺發達之時,故而得名。…[詳細] |
花橋村 | ~229 | 村莊 | 因昔檀江石拱橋上有雕龍畫鳳的涼亭,故名花橋,為別于東安縣“花橋”,取名下花橋,地以橋名。…[詳細] |
周家村 | ~231 | 鎮中心區 | 因明初周公福大從南京來到寶慶,第十世后裔良能公遷往境內在檀江河畔安家,人口興旺,村以姓為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檀江上有橋,昔橋亭上畫龍雕鳳,故稱花橋。為別于檀江上游東安縣的花橋,故稱下花橋。
基本介紹:
邵陽縣轄鎮。1949年為時雍鄉,1956年為花橋鄉,1958年為八一公社,1961年析置下花橋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改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82平方公里,人口4.96萬,鎮政府駐下花橋。省道1812線經此。轄下花橋居委會和下花橋、巖頭、杉榔壩、儲英、巖門前、花廟、新亭、黃土壩、周家、田中、徐家橋、三合、石蓮、牛角井、兩路、蘇鋪、鞏橋、雙江、雙聯、五里、合興、大觀、正興、高龍、和平、鋪口、文沖、幼興28個村委會。盛產稻谷、生豬。鄉鎮企業有振興飼料廠、樹脂廠。儲英村有解放戰爭衡寶戰役下花橋戰斗烈士紀念碑。
榮譽排行:
2017年8月,下花橋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下花橋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1949年時為時雍鄉,屬邵陽縣;1950年屬六區,為花橋鄉;1952年屬四區;1956年花橋、兩路等5個鄉合并為花橋鄉;1958年為八一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下花橋鄉;1988年撤鄉設鎮時改為下花橋鎮;1995年撤區并鄉時(下花橋鎮、雙江鄉合并)為下花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