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巖口鋪村 | 隸屬:巖口鋪鎮 |
區劃代碼:430523106201 | 代碼前6位:430523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湘E |
長途區號:0739 | 郵政編碼:42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據查,相傳昔因村境街道、商鋪均傍境內一天然巖洞(溶洞)口建,境域鋪容日益擴面提質,譽為古城寶慶四大名鋪之一,稱古城寶慶西路巖口鋪,解放后設村為巖口鋪村,故而得名。今為鎮政府機關所在地。2016年5月,建制村合并時,白山村并入巖口鋪村,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巖口鋪村是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巖口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305231062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30523。郵政編碼為422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39 ,車牌號碼為湘E。巖口鋪村與豐江村、金龍社區、油麻井村、石腳村、吊井樓村、梅沖村、石灘村、皇安寺村、花橋村、油草橋村、白地村、新梅嶺村、云趙村、金水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屬立勝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先鋒人民公社巖口鋪大隊;1963年,屬梽木山區巖口鋪人民公社;1975年屬梽木山區巖口鋪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梽木山區巖口鋪鄉;1988年撤鄉置鎮,屬巖口鋪鎮;1995年撤區并鄉建鎮時,皇安寺鄉并入巖口鋪鎮,屬巖口鋪鎮;2016年5月,建制村合并時,白山村并入巖口鋪村,為巖口鋪村民委員會,屬巖口鋪鎮至今。
周邊相關:
巖口鋪村附近有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湖南邵陽天子湖國家濕地公園、六嶺春色、濟公巖、呂振羽故居、易氏宗祠等旅游景點,有邵陽茶油、香辣豬耳、酸辣狗肉、五彩鮮貝、云托八鮮等特產,有邵陽布袋戲、白倉高蹺、邵陽藍印花布印染技術、手工榨油術、隆回花瑤挑花等民俗文化。